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心得 > 手机访问:m.u522.com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

来源:www.u522.com时间:2022年02月28日

山河之书的读后感10篇

  《山河之书》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1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河之书》读后感(一):山河之书

  特么喜欢余秋雨笔下描述的芭沙苗寨,那里的村民不仅对自然物崇拜如神,而且与山川树木之间全然一体的想法和做法有着惊人的生命哲学。例如:这里的孩子一出世,立即由父母为他种一棵树,然后和这棵树一起变老,当死了时,村人就把这棵树砍下用树皮裹着遗体埋在山间深处,再在上面种一棵树,就这么朴素,整个密林中的每棵树就是村寨祖祖辈辈的生命象征着延续,还实实在在地滋养着碧绿的生命,没有悲哀,只有平静,却另有一种生气勃勃、神圣的生命在延伸,何来生死?曾一度对人生的生死观有这么一看法:我们原来都是尘埃,偶然为人,始而必终,自然归土,但为何对死总是充满着牛鬼蛇神之说的精神桎梏?而生得到做人准则的信仰却又甚少,所以是迷茫、惧怕和悲伤,如果在生学会了什么是爱和归宿天堂,那么一切的思想是宽慰、乐观和高贵的,纵若在最后一刻也能像花儿殒落归土时端正庄严的坐姿依附着大地,没有悲哀,只有神圣,何等尊贵!当了解到芭沙苗寨村民这种生也一棵树,死也一棵树的做法,我觉得原来的想法更苍白了,他们改变了生死观,而且与大自然的关系才是最为透彻。

  《山河之书》读后感(二):山河常在,然知她惜她者少,惺惺相惜,举杯共月,唯有山河之书;历史长存,却怨她忘她者多,灯火阑珊,形影相吊,只得千年一叹。

  《山河之书》

  山河常在,然知她惜她者少,惺惺相惜,举杯共月,唯有山河之书;历史长存,却怨她忘她者多,灯火阑珊,形影相吊,只得千年一叹。

  最初认识余秋雨是因为朋友赠的书——《文化苦旅》,一看书名,文化,便先入为主,觉得肯定是博大精深,条条是道,一本正经地说一堆道理,立马与自己划清了界限,此等高深莫测之书,不适合我读。然一日,实在闲来无事,仔细翻阅,便爱不释手,也便有了这次与《山河之书》的自然相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没有两者。路,就是书。对于我来说,没有资金行万里路,四处瞎转悠,路确实就是书。品读一本本书籍,听作者的故事,作者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作者的心得与经验,可不就是踏着他们铺成的路一步步走向更成熟,更独立的自己吗?而成熟又是什么?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我以为,山河只是山河而已,她还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属于自己的历史,属于自己的眷恋,属于自己的无奈。她的确是养育了我们,丰富了我们。她的静,岿然不动,既伟岸,又渺小,她的动,源远流长,既气势恢宏,又默默无声。她的无奈,是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被掠夺的无奈,是废井冷眼的无奈,是宁古塔里苦难的无奈,她也有骄傲,她的骄傲,是造福了一代又一代子孙都江堰,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的惊骇,是孕育的千秋万代的我们。

  山河也确实只是山河而已,动与不动,她都在那儿,以她千百年的阅历,以她洞晓一切的姿态,以她慈爱母亲的身份,注视着她的孩子。我们喧闹,我们改造,我们怀念,我们在随着时代改变,为迎合他人或自己而改变,而山河一直不变。

  山河是山河,故乡是故乡。

  《山河之书》读后感(三):路,就是书

  总有人在路边问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这是余秋雨先生在全书序言《我的文化山河》中开篇里的一句话。当时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字眼,只浅层觉得文笔精妙且有浓浓的文化气息罢了,殊不知,在读完全书过后,竟成了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字眼。深深地觉得,对于全书的总结,没有什么比得上这句话能直达精髓了。

  翻开目录,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很多景物亦或是景点的名字,对于我这个对旅游从小情有独钟的孩子来说,第一眼是很激动的,心中想到能够随着余秋雨先生的笔触走一遍祖国好玩的地方,未尝不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然而,跟随作者的笔尖,却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我原本以为的“好玩地方”的游历。

  跟随余秋雨的笔触把这些看似无聊的人文景观,以其独特文化地位和实用地位和实用性令人所瞩目,它们是独具特色的景观,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一种豪放的雄伟,一种奔腾的力量,一种民族的自豪。

  在西域喀什,我看到的不仅仅是狂野大风、霜雪千里,亦或是驼铃沙海、枯枝夕阳,而是张骞骑着骏马独自在沙海中默默远行的背影,是世界千万种文化在这样神圣的地域彼此汇集,彼此融合的过程;在都江堰,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森森泉涌的白浪,一条条气质滚滚的河渠,亦或是青色浓重的青城山的静默气质,而是一种人水合一的相处之道,是一个民族在“拜水”和“问道”上的大智慧; 在莫高窟,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夜晚沙漠的亮月,山脚清凉的泉流,亦或是洞窟中精美绝妙的壁画,栩栩如生的石壁雕刻,而是历史上十六国朝代的更迭,是文化与艺术兴盛与世俗化……

  跟随余秋雨穿越至书中,尝到曾经历史犯下的错误的令人心痛与失望。

  在道士塔里,看着愚昧的道士王圆篆贪婪无知,将积累多年的经书和锦帛一份份地送出海外,将本该保存于祖国的宝贝拱手他人,想要真的穿越去,去点醒当时的愚昧无知,又恨当时的清朝官吏对其的听之任之,如今,只能读来自己切齿。在宁古塔,看着流放至此的朝廷忠臣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身影,看着被推荐的种种残酷的刑罚加之贤人,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朝代制度的失败,却又在感动被流放的臣子跨越信仰的生死之交。在一口废井边上,向下望着幽深黑暗的水纹,看到的是作者眼中的“冷眼”,是一个地域因为制度而消失的悲剧……

  跟随余秋雨到一个民族或是那些千古某人身边,看看他们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看到西江的苗寨人面带微笑的诉说自己蚩尤后代的身份的乐观淳朴与豁达;我看到千古一帝康熙围猎时强健挺拔的身姿,看到他自学汉代传统文化与各类知识的谦逊的帝王胸襟;我看到大词人苏东坡晚年被无辜陷害落寞又无奈的背影,看到他辉煌过后看透人生的舒然与释怀……

  ……

  余秋雨用他深邃的眼眸,透过这些普普通通的自然或是人文之景,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种种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他所说:“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文化山水。”

  无论是艺术,文化还是人生,细细回味全书,我都有了更深的体悟,我想,不变的应该依旧是对那句话的喜爱。

  ——“路,就是书。”

  《山河之书》读后感(四):路,就是书──《山河之书》

  ──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中华文化浩淼无垠,再雄伟的史诗也留不住,只剩下与之相关的无言山河记录着曾经的过往。当权力地图上的千古雄关‘剑门’消解在细雨朦胧之中,才发现文化原来是一场苦旅。

  在行走中把铿锵的历史变小,变软,变轻,历史为山河所铸,踏山河于脚下,又何愁历史为你所寻。当‘路,变成一本书’,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地球于银河系如沧海一粟,人类又于地球如蝼蚁一般,就这个蝼蚁一般的生命,也拥有着为之骄傲的山河文化。现代人一依存‘意义岛屿’自我麻痹,在寰宇中忘记惊涛骇浪,精神上平静,肉体上安定,产生产生所谓的文化。当生存底线在出现,我们又开始思考在自然暴力之下,生存的意义真的那么重要吗?余秋雨认为‘我们被灌输的都是生存意义,而不是生存状态。’让我们从书中走出,走向书中所写写之景,轻轻碰触中,感受着山河之书的质感,亲切而动人,好似也成为浩瀚历史中的一抹微尘。

  我认为对于余秋雨先生所论述的中华文明的三条天地之线极为生动,黄河文明奠定了名族的性格,长江孕育着文化的精髓,长城是游牧与农耕文明的隔墙对话,这三条文化线滋润着千年勤勤恳恳的华夏儿女。

  《蚩尤的后代》

  胜利者在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从这个角度分析,蚩尤便是一个被权力所抹杀的巨人,让所有可保留的文字在胜利者的阴影之下,这个伟人被浇筑了太多的污秽与恶谥,我们无法去真实考证蚩尤真正的性格,却能从他与黄帝‘七十一战’中依旧无法分出胜负而知,蚩尤必定是一位有勇有谋的部落首领。我们无法埋怨黄帝不公正的评断,假使蚩尤胜利,我想黄帝的恶谥定定不会比如今的蚩尤好多少。感动于依旧把自己称为蚩尤后代的西江苗寨的姑娘,她们承担着世人的鄙夷嘲讽,同时也在承认一种对历史的敬重,在这里蚩尤一定是胜利的。但由此我们能够思考,现代社会中,对于某件事的政治导向,社会舆论的教化是否已经让你对某些事情上的判断失去了可靠性,社会上叫嚣着思想自由,可是我们无不深受着电视,新闻,舆论的引导,而这个政治到底要把我们引向何方,深思之后觉得不寒而栗,做一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人,不是盲目的叫嚣,不是大声的呼喊,是闭上眼静下心,想。

  《我本是树》

  当现代社会中人嫉妒着死后买不起一块豪华的墓地,放不进一匣昂贵的水晶棺木时,你看看岜沙苗寨中那美妙的墓葬形式,你会发现现代人活的有多鄙夷,苗族崇拜枫树,一种近似于原始宗教对大自然最原始的信仰,孩子的出生会为他们种一颗树,与他不离不弃,待生命逝去,把树砍下与之他葬在一起,在上面在在种一棵树,遗体化作泥土,延续着绿色的生命。山头上盘根交错的生命,抬头仰望,山头的冲天大树,正与远处暮色中的教堂,日光下的穹顶,云霞中的学府,你看生命简单的如此美好。?

  《都江堰》

  一个水利工程在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已经不在单纯的是工程,它是中华的奇迹,它绵延万代,至今依旧滋润着华夏儿女,余秋雨说长城作为中华的代名词,其实都江堰也是如此,都江堰的成功离不开对李冰,然而当初一个巩固政治的决策,绝不会想到延续至今,李冰不是专业的水利工程的工程师,然而却总结出了精辟的治水之道,依天道而行,万物皆有法可无循,忽想死毛泽东那句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觉得甚是有趣,人与天之相较,是都么可悲,真与之斗不若蝼蚁与大象一般,这道也现实毛泽东作为一个领导者的气魄,这一点毛泽东与曹操有些相似,气魄豪迈乱世奸雄,道不是贬义,只是领导者身上共的一种气质,反观蒋介石的文章,就多了许多柔情,这也可以发现,蒋注定是无缘这领导中国的气魄,许是多了柔情少了与天斗的气魄吧!

  《山河之书》读后感(五):走过山河,山河之书

  读完了余秋雨的《山河之书》,虽然很快的几天就读完了,但是感觉读完并没有太深的印象,作者主要写了自己去过的一些地方和与此相关的一些在文化上的感受。

  或许文人总是多愁善感的吧,可能有一个微小的细节就能被打动。作者去了许多西北的地区,欣赏那里的各种文明的相互交融,正如汤因比所说,那个时代的西域是最好的时代,各种文化相映生辉,当真令人心驰神往。

  可以读出作者对苏东坡也是有着几分偏爱的,好几篇文章所写的都是他的流放之地,当然每篇中又自然有着他的篇幅。多少文化、官场上的精英人士对流放之地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又对西南地区的一些原生态的文化做出了肯定,真的是一种并未失真的天籁啊,文化就贵在这一种与环境的关联吧。又详细介绍了自己家乡余姚的历史、知名人物,一腔对家乡的挚爱溢于言表。

  只有真正走过山河热爱山河的人,笔下才能流淌出这气壮山河的描写这一方文化山河的山河之书。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

  《山河之书(图文版)》是《山居笔记》的修订版,作者(余秋雨)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此次出版,添加大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图片,使《山河之书(图文版)》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和视觉冲击力。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几篇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到你。

  篇一:

  我是在这两个月才开始读余秋雨先生的书的,越是去读余秋雨先生的书,越是佩服他。无论是艺术境界还是人生境界都是让人仰望的程度啊。

  在我已经读完了的《吾家小史》和《文化苦旅》两本书中,《吾家小史》还好一点,但是《文化苦旅》因为涉及到各种不同国家文化,有些内容让我感觉很深奥难懂。希望我有一天可以懂其中的真谛吧。。。。。。但是我还是坚持把这本书看完了!因为这本书真的很吸引我。

  但是个人感觉《吾家小史》这本书对我的影响要更深点。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谣言的恐怖,开始了努力不做谣言的散布者和支持者。个人认为这本书每个人都有读一读的必要,尤其是新闻记者。记得前一阵子了解到一个新闻记者因买到不甜的西瓜就报道了一篇激素西瓜的假新闻,让瓜农损失惨重。想象瓜农辛苦一年中的东西,就让 文化人 动动笔杆子,就全白费了。虽然是以前的新闻,但是看了还是感到很愤怒。高级知识分子有着知识的武装,能创造出伟大的东西,但是毁灭的力量更加可怕。每一个文化分子更应该怀着谨慎的态度面对生活。

  篇二:

  总有人在路边问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我回答: 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这是余秋雨先生《山河之书》中开卷之《我的文化山河》的一段对话。

  对普通人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古代现代,均非易事。能做成其中一件便已很难。在古代,书籍昂贵,万卷书更是富贵人家才能拥有,读万卷书对一般读书人来说都更多的是一种理想,更别说平民百姓。而古代的交通条件,更决定了行万里路是一件困难程度丝毫不下于读万卷书的事情,否则中国历史上,也不会因为玄奘法师十万里西行取经、徐霞客数十年遨游山川大地而进行如此浓墨重彩的记录。在当代,文化繁盛,一天出版的书籍、报刊不知多少,更无论泥沙俱下的网络创作。但人心浮躁,能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认真的捧起一本好书,细细品读?那些无数的文字里,又有多少能让人带着敬畏之心认真阅读?现代化交通手段的发展,将远古视为不可征服的高山大海变为通途,千里万里瞬息可至,然而又能有多少人,能在行走的途中将自己的灵魂与大地紧密相联,把心灵与历史文化相互融化?

  渴望读书的年代,读不了很多书;期盼行走的时候,无法跨越山水阻隔,这是悲哀。而文字风行天下时,却找不到多少能值得阅读的书籍,或是没有多少人看书;山川大洋再不成为阻碍的今天,却难以去亲近大地和历史文化,又是另外一种悲哀。

  而余秋雨先生说:没有两者,路就是书。秋雨先生有这样回答的底气。于他,书读的多了,书就变成了行走于历史和文化的捷径;路行的远了,路就变成了胸中无数的巍峨高山,滔滔大河。以足迹为笔,以学识为墨,以大地为纸,以江河为砚,余秋雨先生是文化学者,也是文化行者。作为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著作等身,《余秋雨书系》凡十八卷,本本厚重,分量十足。作为文化行者,余秋雨先生曾行走欧洲、西亚、南亚、北非等数十个国家,探寻对话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一本《千年一叹》,道尽古今中外文明兴衰;一本《行者无疆》,让人贴身感受欧洲文明的古典和现代。这两本书,是余秋雨先生文化学者和文化行者两种身份的完美体现。没有对古今中外文化的深度研究,便谈不上对这些文化的对比、探索,这是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而没有对数十个国家的行走体会,就不可能有对这些文化和文明的切身感悟,这是文化行者余秋雨先生。

  正如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十万里,历经磨难九死不悔;徐霞客探索名山大川,几经生死以身殉道,余秋雨先生无论是文化学者还是文化行者的身份,都不是轻易得来。在神州曾经举国疯狂蔑视文化的年代,他隐居山中,研读中华文化经典。在上海冬天寒冷夏天闷热的小屋子里,他足不出户,醉心读书。多年的读书生涯,成为他深厚学识的基础。而在行走西亚、北非、南亚,对话多种失落的文明创作《千年一叹》的日子里,余秋雨先生行程万里,也经历了被武装分子枪口相对的场面。但正是艰辛的付出,才有丰厚收获。余秋雨先生的著作等身,的的确确不光是读万卷书得来,也是行万里路得来。有人不服余秋雨先生,但无人能否认他的学识;余秋雨先生《行者无疆》之后,无数人以行者自居,但无人能象他那样在行程万里之后,著作等身。当代中国,文化学者有之,文化行者有之,但两者而兼一身者,论学识深厚,论行走之远,论著作之丰,余秋雨先生当为第一。

  自古文人自嘲,有学书学剑两不成的说法。而余秋雨先生,行成行者,学成学者,令人敬佩。

  篇三:

  余秋雨代表作《山河之书》,余秋雨教授花费五年时间,特地重新修订、增补该书,并按照时间顺序重新做了编排了人们所熟知的文章,使全书更系统、更完美,展现给读者展现最震撼的中国文化山河。

  余秋雨教授认为中华文化拥有三条最大的天地之线,那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经纬。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第一条线是黄河;第二条线是长江;第三条线比较复杂,在前两条的北方,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也就是区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地之线。他这些年来的文化考察,主要就是对这三条天地之线的漫长踩踏。

  余秋雨教授常说: 路就是书,路外无书。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余秋雨的《山河之书》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 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 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第一、从文章的题目中便可见一斑。譬如 《莫高窟》、《都江堰》、《三峡》 等,众所周知,这些著名景点作为一种人文构建,既可以使人从视觉的角度来感受其宏伟、高大之美,也可以使人从文化的角度来感受到洪厚、庄严之美。这些人文景观以其特殊的文化地位和实用性为世人所瞩目,它们是独具特色的景观,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一种豪放的雄伟、是一种奔腾的力量。他们可因其 大 而振奋人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第二,余秋雨的散文是情与景的交融,灵与肉的碰撞,而使得艺术审美者在体味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的同时,也会明显的受到他思想的浸润与牵制,你会一起和他感同身受到好与恶、荣与辱,血与泪的情感宣泄,这是一种共鸣现象,这期间除了倾听到作者的痛苦,激荡、欣喜的心声之外,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震荡感。而这些情感的波动也正源于对崇高的体验。这是美的升华。在《道士塔》中,我们一方面为道士王圆篆因愚昧和贪婪而使莫高窟中的经文、锦帛流失海外而对其切齿。一方面又因清朝官吏只注重贪图个人享受而对莫高窟不管不顾、听之任知,而对其痛恨有加。现实丑已成为即定的历史,任何人也回天乏力。直面历史百感交集,然而在痛定思痛后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被空前强化了,崇高的历史使命感袭上心头,以至于使艺术的审美者脸红心跳、热血沸腾,这时在其意识形态当中个人的得失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升腾了民族大义、民族气节。

  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余秋雨的散文集于史学、哲学、美学于一身,把高深的历史文化问题融入世俗,开辟了中国文化的新纪元。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

  余秋雨代表作《山河之书》,余秋雨教授花费五年时间,特地重新修订、增补该书,并按照时间顺序重新做了编排了人们所熟知的文章,使全书更系统、更完美,展现给读者展现最震撼的中国文化山河。余秋雨教授认为中华文化拥有三条最大的天地之线,那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经纬。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第一条线是黄河;第二条线是长江;第三条线比较复杂,在前两条的北方,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也就是区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地之线。他这些年来的文化考察,主要就是对这三条天地之线的漫长踩踏。余秋雨教授常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他还首度给年轻人列出一个行走名单:长江三峡;黄河壶口;长白山天池;安阳殷墟;三星堆;曲阜孔林;都江堰;泰山;兵马俑;万里长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库车千佛洞;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法门寺;西夏王陵;杭州西湖;南京紫金山;承德避暑山庄;峨眉山;黄山;庐山;九寨沟;桂林漓江;普洱茶山;黔东南村寨。《山河之书》从宏观上通述了中国山河的空间意义,读起来让人极为震撼。在核心篇目之后,即是余秋雨教授二十余年考察中国文化现场的脚印。散文吞吐古今,驰骋万里,仿佛他作品里的“三叠泉”,裹夹着自然的冲击力,雷霆海啸般翻卷而来,带给人审美的强力震撼,仿佛长河落日的圆融气派,又仿佛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令人荡气回肠,从精神上为之一振。从微观上,理性与抒情结合,诗化的语言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他说:“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客观地说,从写作手法上,秋雨散文的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有机融合,使文章的议论灵动起来,富有情趣,如《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 这些典雅抒情又充满睿智的文字描写,使读者在理性的思考上获得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从心底反思:中国文化的历史定位是什么?中国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什么?可以说,余秋雨散文中的亮点不是生动细腻或大气磅礴的场面描写,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和议论。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精简版)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 精简版)

余秋雨《山河之书》简介

  余秋雨代表作《山居笔记》濒临绝版,首度修订版《山河之书》隆重上市。《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历代被认为是余秋雨教授的两大代表作。自1995年出版之后,一再重印,目前各个版次均已售罄。此次余秋雨教授花费五年时间,特地重新修订、增补该书,并按照时间顺序重新做了编排,使全书更系统、更完美。余秋雨教授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文章,例如《抱愧山西》《都江堰》《三峡》等等,均被出自《山河之书》之中,可谓是整个余秋雨书系中含金量最高的单册之一。

  按照新的顺序重新编排整理,给读者展现最震撼的中国文化山河。

  余秋雨教授认为中华文化拥有三条最大的天地之线,那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经纬。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第一条线是黄河;第二条线是长江;第三条线比较复杂,在前两条的北方,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也就是区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地之线。他这些年来的文化考察,主要就是对这三条天地之线的漫长踩踏。《山河之书》也正是按照这一顺序来重新做了内容编排,除了《山居笔记》的精华篇目,还将《文化苦旅》中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文章页收纳其中。

  余秋雨教授第一次给年轻人列出行走名单 人生必去的28个地方。

  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他还首度给年轻人列出一个行走名单:长江三峡;黄河壶口;长白山天池;安阳殷墟;三星堆;曲阜孔林;都江堰;泰山;兵马俑;万里长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库车千佛洞;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法门寺;西夏王陵;杭州西湖;南京紫金山;承德避暑山庄;峨眉山;黄山;庐山;九寨沟;桂林漓江;普洱茶山;黔东南村寨。

  【余秋雨《山河之书》内容简介】

  《山河之书》是《山居笔记》的全新修订版,余秋雨教授的很多经典文章此次都被收入其中。《山河之书》的核心篇目《我的文化山河》,从宏观上通述了中国山河的空间意义,读起来让人极为震撼。在核心篇目之后,即是余秋雨教授二十余年考察中国文化现场的脚印。

  余秋雨教授常说: 路就是书,路外无书。 在《山河之书》中,余教授认为中华文化拥有三条最大的天地之线,那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经纬。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第一条线是黄河;第二条线是长江;第三条线比较复杂,在前两条的北方,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也就是区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地之线。他的文化考察,主要就是对这三条天地之线的漫长踩踏。

  【余秋雨简介】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人。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由教育文化界的多次民意测验和专家推举,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 上海十大高教精英 , 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 等荣誉称号。

  二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考察并阐释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重要遗址。这些遗址由此受到保护和弘扬,他也被公认为当代中国重新梳理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所写作品,开创了 文化大散文 的一代文风,追慕者众多。

  二十世纪末,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作为国际间唯一亲身完成这种穿越的人文教授,及时判断了新一轮恐怖主义的发生地,准确预言了欧洲不同国家的经济危局,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关注。在这过程中所写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在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以高层级的思考性作品,持续二十年创造了惊人的畅销奇迹。直至二○一○年一月,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扬子晚报》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在全国各省青年学生中票选 谁是您最喜爱的当代作家 ,仍名列第一,且遥遥领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机构一再为他颁奖,表彰他 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 ,是 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

  自二○○二年起,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讲授 中华宏观文化史 、 中外文化对比史 等课题,广受好评。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 余秋雨大师工作室 。最近几年,兼任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奠基教授、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文化顾问、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余秋雨《山河之书》精彩书摘】

  蚩尤的后代

  一

  中国哪里美女最多?我没有做过认真比较。但是,那次去贵州省雷江县的西江苗寨,实在被一种拥挤的美丽镇住了。那天正好是这里的 吃新节 ,夏收刚刚结束,新米已经上灶,大家远远近近走在一起庆祝好年成。长廊上摆着一长溜看不到头的矮桌,村民们坐在两边吃吃喝喝,长廊外面的广场上已经载歌载舞。这本是寻常的村寨节日,但总觉得眼前有一种不寻常的光华在飘浮,定睛一看,那一长溜矮桌边上已经是数不清的美艳笑容,而广场上的歌舞者和观看者更是美不胜收。

  西江苗寨很大,一千多户,四五千人,因此这种美丽很成规模。

  西江苗寨的女孩子知道自己长得好,以微笑来感激别人欣赏的眼神。她们喜欢这个青山环抱的空间,不愿意让自己的美丽孤零零地到外面去流浪,因此仪态一派平和。与她们相比,外面城市里很多远不如她们美丽的女孩子成天揽镜弄影、装娇扮酷,真是折腾得太烦人了。

  不少中原人士未到这些地区之前,总以为少数民族女孩子的美属于山野之美、边远之美、奇冶之美。其实不然,西江苗寨女孩子美得端正朗润,反而更接近中华文明的主流淑女形象。如果不是那套银饰叮当的民族服装,她们似乎刚从长安梨园或扬州豪宅中走出。

  这使我惊讶,而更让我惊讶的是,问起她们的家史血缘,她们都会嫣然一笑,说自己是蚩尤的后代。

  二

  实在无法把这番美丽与 蚩尤 这两个字连在一起。

  蚩尤是中华文明史上第一轮大战的主要失败者。打败他的,就是我们的共同祖先黄帝。因此,蚩尤成了最早的一个 反面人物 。蚩尤有时又被通指一个部落,那么这个部落也就成了一个 反面族群 。

  胜利者在拥有绝对话语权之后,总会尽力把失败了的对手妖魔化。蚩尤就是被妖魔化的第一典型。

  妖魔化到什么程度?《龙鱼河图》说,蚩尤和他的兄弟都是 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 。《述异记》说: 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 《玄女传》说: 蚩尤变幻多方,征风招雨,吹烟喷雾,黄帝师众大迷。 《志林》说: 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

  这些妖魔化的言辞,被《史记正义》、《太平御览》、《广博物志》、《古今注》、《初学记》等重要著作引述,影响广远。

  更严重的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用两个贬斥性的文字给这个已经妖魔化了的失败者命名,那就是 蚩尤 。有学者检索了一系列最权威的汉语词典,发现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外乎悖、逆、惑、谬、乱、异、劣、笨、陋、贱,认为其间浇铸了太多的仇恨和敌意。蚩尤是蒙受文字 恶谥 的第一人。

  直到现在,我看到一些最新出版的历史书籍里还把蚩尤说成是远古时代 横行霸道 、 蠢蠢欲动 的力量。虽然没有提供任何证据,却承接了一种横贯数千年的强大舆论。

  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祖归宗、确认自己是黄帝子孙的今天,这种千年舆论更加难以动摇。

  因此,当我听到西江苗寨的这些女孩子轻轻说出一声 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简直惊心动魄。

  她们却在平静地微笑。这种表情,能不能对我们的思维惯性带来一点启发?

  三

  天下的笑容没有年代。那么,就让我们随着这些女孩子的笑容,再一次回到中华文明的起点。

  记得我早年在遇到一次家破人亡的大灾难时曾躲避到家乡半山的一个废弃的藏书楼里读书,不合时宜地猜想过黄帝的时代。猜想黄帝必然会随之猜想他的对手炎帝和蚩尤。但奇怪的是,同是军事上的死敌,黄帝的后代愿意把炎帝合称为华夏祖先,自认为 炎黄子孙 ,却怎么也不愿意把另一个对手蚩尤也纳入其中。我想,最大的可能是,在那场与蚩尤的战争中,黄帝实在打得太艰难了。

  根据一些零零落落的记载,黄帝击败炎帝只是 三战 而已,而后来平定天下也只经历了 五十二战 但与蚩尤作战,连打 七十一战 仍然无法胜利。黄帝慌了,求告九天玄女: 小子欲万战万胜,万隐万匿,首当从何起?

  这个求告既考虑到了战胜一途,也考虑到了隐匿一途,可见是不大有信心了。据说是九天玄女给黄帝颁下了一道制胜神符,也有一种说法是九天玄女派出 女魃 来改变战场的气候帮助了黄帝,还有一种说法是黄帝最终靠指南车战胜了蚩尤。

  总之,这场战争打得惨烈无比、千钧一发。极有可能是蚩尤获胜,那么中华历史就要全面改写。正因为如此,黄帝及其史官必须把蚩尤说成是妖魔,一来可以为黄帝的久攻不克辩解,二来可以把正义拉到自己一边,杜绝后人设想万一蚩尤胜利的另一种前途。

  杜绝后人设想万一蚩尤胜利的另一种前途,这个意图很现实,因为蚩尤的部族很大。他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生活在今天山东西南部、江苏北部以及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流域,人口众多,当然是诛杀不尽的。因此黄帝只能向他们宣告,他们以前的首领是妖魔,现在应该归附新的统治者。

  黄帝这样做并没有错,他采取的是让华夏大地归于统一的必然步骤。如果是由炎帝或蚩尤来统一,也有可能实行差不多的策略。但是,当我们切实地想一想那个戴满恶名的蚩尤的真实下场,仍然未免心动。因为他也是黄河文明的伟大创建者。

  我曾经在河南新郑主持过中央电视台直播的黄帝祭祀大典,也曾经到陕西祭拜过黄帝陵。但是,那位蚩尤究竟魂销何方?

  据《黄帝内传》记载: 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而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 这里所说的里程数当然不无夸张,难以定为史实,但那场战争规模极大、地域极广、驰骋极远,则是可以想见的。

  蚩尤终于战败,被擒被杀。

  据《山海经 大荒南经》及郑玄注,蚩尤被黄帝擒获后戴上了木质刑具桎梏(锁脚的部分叫桎,锁手的部分叫梏),长途示众。

  蚩尤被杀后,桎梏被行刑者取下弃之山野。这副桎梏本来已在长途押解中渗满血迹,此刻更是鲜血淋漓。它很快就在弃落的山野间生根了,长成一片枫树,如血似火。

  从此开始,更多壮美的传说出现了。

  蚩尤倒下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湖泊,湖水有血色,又有咸味。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有记:

  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谓之 蚩尤血 。

  即便仅仅是一种因巧合而产生的传说,也是气壮山河。

  当然,也有学者经过考证,认为长途示众、异地处决的说法并不可靠。

  《皇览 冢墓记》有记载, 蚩尤冢 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 蚩尤旗 。由此开始,连天象学中也有了 蚩尤旗 的名称,特指一种上黄下白的云。《吕氏春秋》中就有这项记录。

  有一项关于那场战争的记载更让我心动不已。那天,黄帝的军队包围住蚩尤,把他从马上拉下来,锁上桎梏,蚩尤也就最后一次放开了自己战马的缰绳。这是一员战将与自己真正战友的告别。据《帝王世纪》记载,这个地方从此就有了一个豪壮的地名,叫 绝辔之野 。我曾在台湾的《历史学刊》上读到历史学者宋霖先生就这个地名写下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出现在历史论文中似乎有点突兀,但我非常理解宋霖先生难以压抑的心情。他是这样写的:

  绝辔,割断缰绳,一任曾经驮载蚩尤纵横天下的剽悍战马,在溅满鲜血积满尸体的殷红荒原上踽踽踯躅,在铜青色天幕映照下,伴着清冷残血的旷野中长啸悲鸣。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一场大战,就此落幕。

  面对着远古的浩荡之气,再严谨的学者也不得不动用浩荡之笔。在那绛红的荒昧天际,历史、传说和文学,还分不清界限。

  四

  我问西江苗寨的两位年轻姑娘: 你们说是蚩尤的后代,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这是一个逗乐的问题,本来不期待回答;而且我想,她们也回答不了。

  没想到她们竟然回答了: 打了败仗,一路逃呗。从黄河流域逃到长江流域,再逃到这里。朝廷的官兵在追杀,我们的人越逃越少,就这样啰。

  说完又是一阵笑声。用那么轻松的表情讲述那么残酷的历史,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就进一步问: 正规的史书里可没有记载蚩尤后裔向这里迁徙的确切史实,你们能提供一点证据吗?

  有啊。 她们还是那么快乐, 我们这里有一部传唱的苗族史诗叫《枫树歌》,说我们苗族的祖先姜央就是从枫树中生出来的。我们这里世世代代崇拜枫树,不准砍伐。你知道枫树就是蚩尤的桎梏吗?

  我听了一震,连说 知道 ,心中立即浮现出黄河近旁那个由桎梏化为枫树的动人场景。

  她们还在说: 朝廷没追上我们,写不出来;苗族没有文字,记不下来。我们只要记住枫树就可以了,那就是历史。

  与她们分手后,我在西江苗寨的石阶路上边走边想:我们所熟悉的文本历史,实在是遗落了太多重要的内容。你看,连中华文明最早的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历史,也只留下了一小半。

  从影影绰绰的记述中可以看到,蚩尤失败后,他的部属九黎族被黄帝做了一次大范围的整编,大致被分为善、恶两类。 善类 迁移到邹鲁之地,也就是今天山东省的南部,后来这里产生了孔子、孟子; 恶类 被流放到北方,据说与后来的匈奴有关。不管 善类 、 恶类 ,都记住了自己是九黎之后,是 黎民 。我们后来习称 黎民百姓 ,也与此有关。

  由此可知,蚩尤的部属并不都是南逃了,而是有很大一部分被收编进了黄帝的主流文明。而且,黄帝的后裔还与蚩尤的后裔有通婚之举,黄帝的后裔是男方,蚩尤的后裔是女方,可见蚩尤不仅不是妖魔,而且有俊美的基因。黄帝的后裔夏后氏,是后来夏朝的创立者。

  但是,蚩尤的部属中,确实也有不屈的一群。他们保持着失败者后裔的傲岸,背负着祭祀先祖的使命,不惜与当权者征战。历史上那个与尧的队伍战斗在丹江的 三苗 部落,就自称是蚩尤的 九黎之后 ,这有可能是苗族的祖先。

  三苗打不过尧,曾经被尧收编,却又时时反抗,尧就把他们流放到现在敦煌的三危山,这就是《史记?五帝本纪》所记的 迁三苗于三危 。三苗的首领兜则被流放到崇山,即今天湖南大庸市的西南,已属武陵山区。

  后来,禹又与三苗打了一场历时七十天的大仗,三苗大败,从此不见于史册。

  不见于史册的族群,活动得更加神秘。苏雪林教授认为,屈原所写的《国殇》,就是在描写祭祀无头的战神蚩尤。我虽然觉得还缺少更多的资料佐证,但想起来也觉得热血沸腾。

  这一彪不屈的男女,当然不能见容于任何朝廷。如果真如上文所说,九黎族中果真有一批人被流放到北方汇入了匈奴的行列,那么,长期与匈奴为敌的汉王朝,也许寻找到了自己的对手与蚩尤之间的某种关系,因此更进一步贬斥蚩尤形象,追逐南逃匈奴。南逃匈奴与落脚湖南的三苗有没有会合?我们不知道,但大体可以判断,就在汉代,三苗的一部分人进入了贵州、云南一带。

  历史学家章太炎、吕思勉先生曾经认为,古代的三苗未必是现在的苗族。我知道他们也是因为没有找见足够的文字记录。但是,对于一个长期没有文字的族群而言,要找到这种记录实在是太难了。我想,如果章太炎、吕思勉先生到西江苗寨走走,听听代代相传的史诗,看看奉若神明的枫树,也许会改变一点看法。

  五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里年轻人对于自己祖先的坦然确认。

  这等于是确认几千年的沉重恶名,确认几万里的步步落败。

  这样的确认也是一种承担,承担多少鄙视和嘲笑,承担多少防范和窥测!

  这种确认和承担对他们来说早已是一种代代相续的历史遗嘱。他们不能书之典册、藏之名山,只有一环不缺地确认、一丝不断地承担,才能维持到今天。不管在草泽荒路,还是在血泊沙场,他们都会在紧要时刻念一句: 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这是无数黑夜的生命密语。他们根本忘了什么是委屈,也不知道需要向什么人为自己的祖先辩护。全部辩护就在这句话里,只是为了自己族群的延续生存。

  终于,黑夜过去了,密语已经可以公之于光天化日之下。

  经过千年蒸馏,不再有愤恨的印痕,不再有寻仇的火气,不再有诉苦的兴致,不再有抱怨的理由。

  完全出乎意料的是,光天化日之下的蚩尤后代居然那么美丽。

  几千年的黑夜逃奔不就是为了维持生存吗?最后得到的,不是 维持生存 ,而是 美丽生存 。

  耳边又响起了那句话,却是用欢快的嗓音歌唱般传来: 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我想,蚩尤在此刻是大大胜利了,胜利在西江苗寨女孩子的唇齿间。

  这种胜利,彻底改变了横亘于全部历史文本之间的胜败逻辑。

  她们用美丽回答了一切。

  六

  在离开西江苗寨前,村寨的首领 年纪尚轻的世袭 鼓藏头 唐守成把我引到一个地方,去看从雷公坪上移下来的几片青石古字碑。雷公坪是离村寨十五公里的一处高山坪坝,那里的整个山区被看成是天下电闪雷鸣的发源地,风景绝佳,西江苗族先民曾在那里居住,后来也轮番驻扎过苗族起义军和朝廷兵士。这几片青石古字碑,每个字都近似汉字笔画,细看却全然不识。难道素称无文字的苗族也曾经一度拥有过文字?那又是在什么时代?使用过多少时间?使用范围多大?又为何终于消失?

  我弯下腰去,仔细地对比了这些文字与西夏文字的区别,然后继续作各种猜测。如果苗族真的有过文字,那么,也许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能发掘出一大堆比较完整的记述?但是,又有谁能读懂这些记述呢?

  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叹,留在已知历史之外的未知历史实在是太多了。因此,任何一种台面上的文明,即使看上去很显赫,也不要太得意、太自恋、太张狂。现在被过于热闹地称为 国学 的汉族主流文明,也同样如此。

  有位当地学人告诉我,这些古字碑曾被一位汉族的前辈学人称之为 孔明碑 ,因为据传说诸葛亮 七擒孟获 时曾到过这里。我想,这位前辈学人完全是站在世俗汉人的立场上把诸葛亮可能来过这儿的传说当做了大事,因此连仅留的不可识文字也似乎只有他才能刻写。其实,比之于黄帝及其对手蚩尤的伟大抗争,诸葛亮参与过的三国打斗只是一场没有什么意义和结果的小阵仗而已。蚩尤的后代好不容易在这雷声轰鸣的山谷中找到了一个奇美无比的家园,千万不要让诸葛亮不合时宜地露脸了。那古字碑,一定与他无关。

  我说,不要再叫 孔明碑 了,就叫 古字碑 吧。是不是苗文,也不要轻易论定。

  正说着,两个只有七八岁的苗族小女孩奔跑到我跟前,一把拉住了我的手。其中一个仰头对我说: 伯伯,我们的老师说,您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人。您能不能告诉我,文化人是做什么的?

  我笑了,心想这么一个大问题该怎么回答呢?我的左手和右手,分别握着这两个小女孩肉乎乎的小手。过了片刻我弯下腰去,说: 听着,文化人做的事情是,热爱全人类和自己的民族,并且因为自己,使它们更美丽。

  我要她们重复一遍。第一遍她们都没有说顺,第二遍都说顺了。

  我把手从她们的小手中抽出来,轻轻地拍拍她们的脸,然后与 鼓藏头 告别,踏上了归途。

  到了坡上回头一看,西江苗寨已在黄昏的山色中模糊,很快就要找不到它了。

  那就赶快记住:西江苗寨,在东经108 10 与北纬26 30 的交会处。

《山河之书》读后感1000字

  《山河之书》读后感1000字

  山河述文化——读《山河之书》有感

  读罢《山河之书》,每次闭上双眼,总有一个身影在我脑海中浮现。他或行走于茫茫大漠,亦或是流连于淳朴苗寨。从南向北,由山川到湖泊,他的足迹遍布山河之间。在旅途路上,总有人问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关系如何?”他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他,就是余秋雨。在《山河之书》这本散文集里,他领着我探寻古迹,问道山河,纵览古今。这些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瑰宝,在他的足下、笔尖,以其独特的文化地位,深厚的文化底蕴绽放出绚烂光芒。这是历史的写照,是中华文化的凝集,是民族的自豪。

  山河为书,细读,方能品其滋味。别样面孔更令人心醉。

  在都江堰,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水坝,亦或是浩荡急流,巍巍青山。我看到的还有那站在江心岗亭前的伟大身影,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千年不变。这是一个民族拜水、问道的大智慧。在西域喀什,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茫茫大漠,亦或是匆匆商旅。极目远眺,我似乎看到了在旷野大风、霜雪千里中默默远行的张骞,看到了在驼铃沙海、枯枝夕阳中,一场场古代世博会、交易会、嘉年华,不断地在此开幕又闭幕,闭幕又开幕。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交融,文化又从这里走向世界。在莫高窟,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被铺排的大大方方、明明净净的大漠天地,横卧山底的一湾清泉,亦或是精妙绝伦的壁画,栩栩如生的雕塑。我看到的是历史的更迭,艺术的兴盛,文化的辉煌……

  跟随余秋雨走入书中,以山河为媒,一个个似乎遥远的人物,陌生的民族,都在向我走近。

  我看到康熙皇帝围猎时的矫健身姿,勃发生气,他认真学习西方科学,汉族传统文化的谦逊。如此的身体强键和精神强健又对比中国历史上那些病恹恹的皇帝,怎能不令人称赞?又有多少自认是民族正统的皇帝要自惭形秽。我看到西江苗寨的苗族女孩嫣然一笑,说:“我们是蚩尤的后代。”那份平静,却使我惊心动魄。那个微笑,那么美丽,改变了横亘于全部历史文本之间的胜败逻辑。我看到苏东坡在“乌台诗案”后被难言的孤独彻底去了人生的喧闹,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历经辉煌和凄苦后真正走向成熟,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由此奏响。

  《山河之书》告诉我,路就是书,山河就是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唯一的见证者,只有山河。山河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一方土地上,无声地向世人讲述。山河常在,然世人知她惜她者甚少。孰不知,那一沙一石,一砖一树正是他们苦苦追寻的,中华文明最好的诠释。

《山河之书》读后感800字

  《山河之书》读后感800字

  余秋雨先生曾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苍茫天地间,人显得如此渺小,于是,他踏上了旅途,一条山河之旅,文化之行。如今,我亦在那本《山河之书》中读到了历史。

  从古至今,古今中外,唯有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不绝。史书,记载层出不穷,又有几分是最真实的,最客观的呢?也许很少。当他的足迹踏入贵州那一片美好,西江苗寨姑娘们的美丽便展现于眼前,那嫣然一笑过后,淡淡一句“我们是蚩尤的后代”,震撼心灵!

  蚩尤与美丽一词似乎从未有牵连,甚至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或许书中说的就是对的“胜利者在拥有绝对话语权之后,总是尽力把失败了的对手妖魔化。”在诸多史料中,蚩尤便是妖魔第一人。

  在西江苗寨的石阶上,印下了千年前蚩尤与黄帝的那一场战争;在姑娘们的笑声中,拾起了遗落的历史,那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一小半历史,经过千年蒸馏,不再有愤恨,消去了火气,隐没了抱怨。

  再往北去,他带领我们去到两千多年前的世界,那时已有几座不错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都一一相继沦为废墟,而中国,有一座城市两千多年至今仍繁华。那,便是苏州。

  温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致的园林,幽深的街道,苏州便以这样的形象处处给人以宁静之感。古人的题叹随处可见,文人大多以苏州来休憩,苏州便成为中国文化静谧的后院。

  跟随他的脚步,漫步于苏州小巷里,一排排鹅卵石,一级级石阶,一座座门庭,仿佛浮现于眼前,让你忍不住去想它背后之蕴。那两千多年的小巷,写满了故事。

  再往北去,便到了黄州。赭红色的陡坡直逼浩荡大江,那便是东坡赤壁,苏东坡一生坎坷,辗转许多地方,而黄州,定让他最为印象深刻。

  他从监狱中走出,带着极小的官职,没有家眷,别无选择,朝着这一片荒凉走来。乌台诗案消耗了他太多精力,消磨了他太多锐气,他甚至一度想自杀。而历史事件的背后,却往往是小人作祟。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

  而在黄州,他想通了。他不再骄纵,不在有锐气,回归清纯与空灵。苏东坡也与其他大家一样,成熟于灾难,成就于灾难。千古杰作前奏已奏响,神秘的天光已射向黄州。

  他的脚步从未停下,书中之旅也未曾停止。中国,外国,大大小小文化古迹,他都会去一一探寻。而我就在这本《山河之书》中,读到了海南岛的高洁,莫高窟的雄伟,以及渤海国的那份隐秘。

  书与路融为一体,文化与山河亦相互交织。在书中我行走于山河之间,体会文化之旅。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精简版)doc下载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精简版)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为大家整理阅读余秋雨《山河之书》的读书心得这本书从宏观上通述了中国山河的空间意义下面是这篇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一一、学者行者总有人在路边问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这是余秋雨先生《山河之书》中开卷之《我的文化山河》的一段对话。对普通人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古代现代均非易事。能做成其中一件便已很难。在古代书籍昂贵万卷书更是富贵人家才能拥有读万卷书对一般读书人来说都更多的是一种理想更别说平民百姓。而古代的交通条件更决定了行万里路是一件困难程度丝毫不下于读万卷书的事情否则中国历史上也不会因为玄奘法师十万里西行取经、徐霞客数十年遨游山川大地而进行如此浓墨重彩的记录。在当代文化繁盛一天出版的书籍、报刊不知多少更无论泥沙俱下的网络创作。但人心浮躁能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认真的捧起一本好书细细品读那些无数的文字里又有多少能让人带着敬畏之心认真阅读现代化交通手段的发展将远古视为不可征服的高山大海变为通途千里万里瞬息可至然而又能有多少人能在行走的途中将自己的灵魂与大地紧密相联把心灵与历史文化相互融化渴望读书的年代读不了很多书期盼行走的时候无法跨越山水阻隔这是悲哀。而文字风行天下时却找不到多少能值得阅读的书籍或是没有多少人看书山川大洋再不成为阻碍的今天却难以去亲近大地和历史文化又是另外一种悲哀。而余秋雨先生说:没有两者路就是书。秋雨先生有这样回答的底气。于他书读的多了书就变成了行走于历史和文化的捷径路行的远了路就变成了胸中无数的巍峨高山滔滔大河。以足迹为笔以学识为墨以大地为纸以江河为砚余秋雨先生是文化学者也是文化行者。作为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著作等身《余秋雨书系》凡十八卷本本厚重分量十足。作为文化行者余秋雨先生曾行走欧洲、西亚、南亚、北非等数十个国家探寻对话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一本《千年一叹》道尽古今中外文明兴衰一本《行者无疆》让人贴身感受欧洲文明的古典和现代。这两本书是余秋雨先生文化学者和文化行者两种身份的完美体现。没有对古今中外文化的深度研究便谈不上对这些文化的对比、探索这是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而没有对数十个国家的行走体会就不可能有对这些文化和文明的切身感悟这是文化行者余秋雨先生。正如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十万里历经磨难九死不悔徐霞客探索名山大川几经生死以身殉道余秋雨先生无论是文化学者还是文化行者的身份都不是轻易得来。在神州曾经举国疯狂蔑视文化的年代他隐居山中研读中华文化经典。在上海冬天寒冷夏天闷热的小屋子里他足不出户醉心读书。多年的读书生涯成为他深厚学识的基础。而在行走西亚、北非、南亚对话多种失落的文明创作《千年一叹》的日子里余秋雨先生行程万里也经历了被武装分子枪口相对的场面。但正是艰辛的付出才有丰厚收获。余秋雨先生的著作等身的的确确不光是读万卷书得来也是行万里路得来。有人不服余秋雨先生但无人能否认他的学识余秋雨先生《行者无疆》之后无数人以行者自居但无人能象他那样在行程万里之后著作等身。当代中国文化学者有之文化行者有之但两者而兼一身者论学识深厚论行走之远论著作之丰余秋雨先生当为第一。自古文人自嘲有学书学剑两不成的说法。而余秋雨先生行成行者学成学者令人敬佩。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二周末带孩子去图书城看到余秋雨的《山河之书》随手翻翻看到写承德避暑山庄的一篇名为《山庄背影》前年单位旅游曾经想去但因人多价高而放弃心也曾向往过了解过一点不禁多看了几眼。看到民族正统论和姓氏正统论他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时的口号点燃了对清朝的仇恨这就是民族大义是气节吗还是情绪化的社会批判规范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何为真伪正邪忠奸这也是我现在想知道的想通过知识的积累和自己的思考重新认识已知的世界虽然心里知道真相很多时候是痛苦但更不喜欢被蒙在鼓里我要自己去探询。所以买了此书。后来别人又借我余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对比这几本书山河之书是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关于中国大地山水记载的合辑部分篇名和内容略有改动行者无疆写的是国外的暂时没看。所以先挑我书里没有的看比如家住龙华比如藏书忧比如笔墨祭。家住龙华。书中说余秋雨的家在上海龙华附近年前我在龙华寺和龙华塔下生活了年每天听着它的钟声过节吃过它的素点心也曾新奇过龙华寺的和尚也去看电影、逛街但从来没有去寻找过龙华寺和龙华塔的历史看过这书才知道最初龙华塔是三国孙权时期由不知名高僧建造的后寥落至北宋吴越忠懿王钱俶常重建龙华寺。唐朝皮日休过龙华时还写过一首诗:今寺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尚嫌残月清光少不见波心塔影横。补上一课。柳侯祠。在柳州的柳宗元有一个小小的贬谪官职利用着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寺庙放了奴婢。柳宗元晚年所干的这些事一般被称为政绩。但他的政绩有点特别每件事都按着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依照所遇所见的实情作出并不考据何种政治规范作了又花笔墨加以阐释疏浚理义文采斐然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在这里他已不是朝廷棋盘中一枚无生命的棋子而是凭着自己的文化人格营筑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特别喜欢这一段特别喜欢这个状态的柳宗元按着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做事多好。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天主教说人有七宗原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也充斥了这些。而中国的文人大多有一颗正直的心他们自律、充满理想。宇宙这么广袤人生如此短暂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着至少从我做起我自己首先做一个正直的人然后在我的能力范围内营造一个正直、和谐的小天地这样的人多了世界就变了。向柳宗元致敬。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书笔记

  《山河之书》是《山居笔记》的全新修订版,余秋雨教授的很多经典文章此次都被收入其中。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余秋雨《山河之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书笔记篇一

  总有人在路边问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我回答: 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这是余秋雨先生《山河之书》中开卷之《我的文化山河》的一段对话。

  对普通人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古代现代,均非易事。能做成其中一件便已很难。在古代,书籍昂贵,万卷书更是富贵人家才能拥有,读万卷书对一般读书人来说都更多的是一种理想,更别说平民百姓。而古代的交通条件,更决定了行万里路是一件困难程度丝毫不下于读万卷书的事情,否则中国历史上,也不会因为玄奘法师十万里西行取经、徐霞客数十年遨游山川大地而进行如此浓墨重彩的记录。在当代,文化繁盛,一天出版的书籍、报刊不知多少,更无论泥沙俱下的网络创作。但人心浮躁,能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认真的捧起一本好书,细细品读?那些无数的文字里,又有多少能让人带着敬畏之心认真阅读?现代化交通手段的发展,将远古视为不可征服的高山大海变为通途,千里万里瞬息可至,然而又能有多少人,能在行走的途中将自己的灵魂与大地紧密相联,把心灵与历史文化相互融化?

  渴望读书的年代,读不了很多书;期盼行走的时候,无法跨越山水阻隔,这是悲哀。而文字风行天下时,却找不到多少能值得阅读的书籍,或是没有多少人看书;山川大洋再不成为阻碍的今天,却难以去亲近大地和历史文化,又是另外一种悲哀。

  而余秋雨先生说:没有两者,路就是书。秋雨先生有这样回答的底气。于他,书读的多了,书就变成了行走于历史和文化的捷径;路行的远了,路就变成了胸中无数的巍峨高山,滔滔大河。以足迹为笔,以学识为墨,以大地为纸,以江河为砚,余秋雨先生是文化学者,也是文化行者。作为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著作等身,《余秋雨书系》凡十八卷,本本厚重,分量十足。作为文化行者,余秋雨先生曾行走欧洲、西亚、南亚、北非等数十个国家,探寻对话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一本《千年一叹》,道尽古今中外文明兴衰;一本《行者无疆》,让人贴身感受欧洲文明的古典和现代。这两本书,是余秋雨先生文化学者和文化行者两种身份的完美体现。没有对古今中外文化的深度研究,便谈不上对这些文化的对比、探索,这是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而没有对数十个国家的行走体会,就不可能有对这些文化和文明的切身感悟,这是文化行者余秋雨先生。

  正如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十万里,历经磨难九死不悔;徐霞客探索名山大川,几经生死以身殉道,余秋雨先生无论是文化学者还是文化行者的身份,都不是轻易得来。在神州曾经举国疯狂蔑视文化的年代,他隐居山中,研读中华文化经典。在上海冬天寒冷夏天闷热的小屋子里,他足不出户,醉心读书。多年的读书生涯,成为他深厚学识的基础。而在行走西亚、北非、南亚,对话多种失落的文明创作《千年一叹》的日子里,余秋雨先生行程万里,也经历了被武装分子枪口相对的场面。但正是艰辛的付出,才有丰厚收获。余秋雨先生的著作等身,的的确确不光是读万卷书得来,也是行万里路得来。有人不服余秋雨先生,但无人能否认他的学识;余秋雨先生《行者无疆》之后,无数人以行者自居,但无人能象他那样在行程万里之后,著作等身。当代中国,文化学者有之,文化行者有之,但两者而兼一身者,论学识深厚,论行走之远,论著作之丰,余秋雨先生当为第一。

  自古文人自嘲,有学书学剑两不成的说法。而余秋雨先生,行成行者,学成学者,令人敬佩。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书笔记篇二

  余秋雨代表作《山河之书》,余秋雨教授花费五年时间,特地重新修订、增补该书,并按照时间顺序重新做了编排了人们所熟知的文章,使全书更系统、更完美,展现给读者展现最震撼的中国文化山河。

  余秋雨教授认为中华文化拥有三条最大的天地之线,那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经纬。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第一条线是黄河;第二条线是长江;第三条线比较复杂,在前两条的北方,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也就是区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地之线。他这些年来的文化考察,主要就是对这三条天地之线的漫长踩踏。

  余秋雨教授常说: 路就是书,路外无书。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他还首度给年轻人列出一个行走名单:长江三峡;黄河壶口;长白山天池;安阳殷墟;三星堆;曲阜孔林;都江堰;泰山;兵马俑;万里长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库车千佛洞;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法门寺;西夏王陵;杭州西湖;南京紫金山;承德避暑山庄;峨眉山;黄山;庐山;九寨沟;桂林漓江;普洱茶山;黔东南村寨。

  《山河之书》从宏观上通述了中国山河的空间意义,读起来让人极为震撼。在核心篇目之后,即是余秋雨教授二十余年考察中国文化现场的脚印。散文吞吐古今,驰骋万里,仿佛他作品里的 三叠泉 ,裹夹着自然的冲击力,雷霆海啸般翻卷而来,带给人审美的强力震撼,仿佛长河落日的圆融气派,又仿佛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令人荡气回肠,从精神上为之一振。从微观上,理性与抒情结合,诗化的语言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他说: 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客观地说,从写作手法上,秋雨散文的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有机融合,使文章的议论灵动起来,富有情趣,如《莫高窟》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这些典雅抒情又充满睿智的文字描写,使读者在理性的思考上获得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从心底反思:中国文化的历史定位是什么?中国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什么?可以说,余秋雨散文中的亮点不是生动细腻或大气磅礴的场面描写,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和议论。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书笔记篇三

  总有人在路边问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我回答: 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这是余秋雨先生《山河之书》中开卷之《我的文化山河》的一段对话。

  对普通人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古代现代,均非易事。能做成其中一件便已很难。在古代,书籍昂贵,万卷书更是富贵人家才能拥有,读万卷书对一般读书人来说都更多的是一种理想,更别说平民百姓。而古代的交通条件,更决定了行万里路是一件困难程度丝毫不下于读万卷书的事情,否则中国历史上,也不会因为玄奘法师十万里西行取经、徐霞客数十年遨游山川大地而进行如此浓墨重彩的记录。在当代,文化繁盛,一天出版的书籍、报刊不知多少,更无论泥沙俱下的网络创作。但人心浮躁,能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认真的捧起一本好书,细细品读?那些无数的文字里,又有多少能让人带着敬畏之心认真阅读?现代化交通手段的发展,将远古视为不可征服的高山大海变为通途,千里万里瞬息可至,然而又能有多少人,能在行走的途中将自己的灵魂与大地紧密相联,把心灵与历史文化相互融化?

  渴望读书的年代,读不了很多书;期盼行走的时候,无法跨越山水阻隔,这是悲哀。而文字风行天下时,却找不到多少能值得阅读的书籍,或是没有多少人看书;山川大洋再不成为阻碍的今天,却难以去亲近大地和历史文化,又是另外一种悲哀。

  而余秋雨先生说:没有两者,路就是书。秋雨先生有这样回答的底气。于他,书读的多了,书就变成了行走于历史和文化的捷径;路行的远了,路就变成了胸中无数的巍峨高山,滔滔大河。以足迹为笔,以学识为墨,以大地为纸,以江河为砚,余秋雨先生是文化学者,也是文化行者。作为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著作等身,《余秋雨书系》凡十八卷,本本厚重,分量十足。作为文化行者,余秋雨先生曾行走欧洲、西亚、南亚、北非等数十个国家,探寻对话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一本《千年一叹》,道尽古今中外文明兴衰;一本《行者无疆》,让人贴身感受欧洲文明的古典和现代。这两本书,是余秋雨先生文化学者和文化行者两种身份的完美体现。没有对古今中外文化的深度研究,便谈不上对这些文化的对比、探索,这是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而没有对数十个国家的行走体会,就不可能有对这些文化和文明的切身感悟,这是文化行者余秋雨先生。

  正如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十万里,历经磨难九死不悔;徐霞客探索名山大川,几经生死以身殉道,余秋雨先生无论是文化学者还是文化行者的身份,都不是轻易得来。在神州曾经举国疯狂蔑视文化的年代,他隐居山中,研读中华文化经典。在上海冬天寒冷夏天闷热的小屋子里,他足不出户,醉心读书。多年的读书生涯,成为他深厚学识的基础。而在行走西亚、北非、南亚,对话多种失落的文明创作《千年一叹》的日子里,余秋雨先生行程万里,也经历了被武装分子枪口相对的场面。但正是艰辛的付出,才有丰厚收获。余秋雨先生的著作等身,的的确确不光是读万卷书得来,也是行万里路得来。有人不服余秋雨先生,但无人能否认他的学识;余秋雨先生《行者无疆》之后,无数人以行者自居,但无人能象他那样在行程万里之后,著作等身。当代中国,文化学者有之,文化行者有之,但两者而兼一身者,论学识深厚,论行走之远,论著作之丰,余秋雨先生当为第一。

优文网欢迎您转载分享:http://www.u522.com/zw/1098535.html

上一篇:人生的万花筒读后感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