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 > 手机访问:m.u522.com

《蓝色国土》读后感600字

来源:www.u522.com时间:2022年02月15日

  《蓝色国土》读后感600字

  每一本书都充满着童趣,但连环画却会让爱不释手,这次,我就读了本连环画-----《蓝色国土》。

  这本书分别从“海洋基本知识”“我国的海洋和岛屿”“守护‘蓝色国土’”这五大块依依介绍,循序渐进,用精美的图画和简洁的语言为我们透彻地阐述了海洋的宝贵资源和中国领海,并运用了一些数字告诉我们有关海洋的知识,让我们领悟到海洋的神奇美妙之处。那么,这博大而神秘的海洋中到底还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巨大财富,当我们从中获取了丰富的食物,开采了珍贵的矿物,获取了潮汐、风能等能源,我们又回报了她什么?难道就是无休止的捕捞,是工厂排入的废水,是轮船的漏油?被污染的大海在哭泣着,她告诉我们,只有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自觉保护海洋环境,才能给她生存的空间。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繁荣富强,关系到中国是否能走向世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海洋强国。关心时事的同学们都知道,别国一直想霸占我们的岛屿。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都会为别国的挑衅行为愤慨,这些岛屿,是我们蓝色国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蓝色国土的血肉。我们一定坚强守卫我们三百多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

  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我们海洋的生态环境,应该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的保护蓝色国土!

  《蓝色国土》读后感600字

  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领土,可你知道吗?我国还是一个蓝色大国。我国的海洋领土有三百万平方公里,面积超过五百平方米的海岛就有六千五百多个。下面就让我来给你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地球生命的发源地。目前世界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一百公里的沿海地区,享受着海洋带给的福利。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里几乎含有陆地上所有的矿产资源,取之不尽的石油资源,营养丰富的鱼类、藻类等可食用生物。

  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从北到南有四大海域,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在这些海域里有三个面积最大的岛屿,分别是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它们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自古以来,海洋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从一八四零年开始,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我国的入侵都来自海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海军成为了保护蓝色国土的武装力量,担负着保卫我国海上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等任务。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的下水,就是海军崛起的标志。

  如今周边各国陆续在钓鱼岛,黄岩岛对我国的蓝色国土进行挑衅和侵犯,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寸土必争,保护国土的完整。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认识海洋的重要性,加强海洋知识学习,保卫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主权和权益,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蓝色国土》读后感600字

  读了《蓝色国土》我知道了,我们人只是生活在占有海洋面积1/3的陆地上,由此我们知道海洋比陆地大,但并不是水就是用不完的,而在这些水中也只有2.53是可以给我们饮用的。

  而我们人却大量的污染淡水,有的公司用过的废水还是用管道把废水流入小河,不知道这个公司的老板是怎么想的?把废水流入淡水,那淡水不也会有废水的成份吗?

  由此,我国调查人员作了一个实验,就是把海水净化,结果海水净化后,还是不可以让人饮用,因为海水净化后还是咸的。

  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许多爱惜水源的公共标语和成语。但即使是这样还会有一些不爱惜水的人。据专家调查人员分析,人一但离开食物可以活一个月左右,但离开了水也只能活上几天。在千里之外干旱的地方,也不知死了多少人,而在此时的你有没有浪费水,你知道吗?如果将你浪费的水给那些灾民喝,你知道可以挽救多少人吗?

  因为我们国家许多地方浪费水资源,所以现在好多地方都开始限量用水,如果超出限量范围就按高价计算。如是我是负责水这方面的,就会让每个居民一家每月可以用上五十吨水,如果超出以上就不在供水给他们。(优文网 www.U522.com)

  我们家一个月用水量大概在十吨左右。之所以这么少,是因为我们学会了节约用水,采取一水用两次的办法,例如:洗菜水、洗脸水用来浇阳台上的花,洗澡水用来拖地,洗衣服水来冲洗马桶……

  “为了我们的未来,请您珍惜每一滴水”这句珍惜水源标语,就是要警示大家,不要在浪费水和污染水了。所以限量用水的理想是我长大以后所要实现的愿望。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一起努力吧!

  《蓝色国土》读后感600字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蓝色国土》。它讲的是新中国建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由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传统的生存空间已经不足以满足中国日益扩大的海外利益。同一时期,,外国已经提出了“人类的未来应该向海洋发展”的观点。因为海洋蕴藏的巨大的渔业资源可以缓解人类日益紧迫的粮食问题。另一方面,外界因素也成了刺激社会思想的重要动因。近30年来发生在中国周边海域等一系列事件,都使海洋、海权等问题在中国社会的热度不断升温。

  我读了这本书,终于知道为什么邻国要来抢我们国家的岛了。日本,只要国际承认岛是它的,日本就可以白白得到20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在这蓝色国土中资源丰富,有足够日本消耗320年的锰、1300年的钴、100年的镍、100年的天然气。就这些已经足够诱人了。更何况还有20海里的经济区,如果岛的主权归日本所有,日本将平分我们东海油气资源的一半!当人们知道事关岛屿主权的时候,举行游行。让国人气愤的是认为中国土地主权不能丢,大部分人根本没有想到海洋权益的问题。现在国人的海权意识基本没有,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我认为,应当普及海权知识,让青少年更加了解海权,捍卫中国的领土、领空、领海。

  海洋蕴含着宝藏,也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现在,随着陆地资源短缺、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的不断出现。各个沿海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加快了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一场以开发海为标志的“蓝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我国虽然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是一个海洋强国,根本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我们需要蓝色的国土,做为青少年的我们,更需要有蓝色的梦想。不断努力学习科学技术,为了我们的国家不断走向富强!

  《蓝色国土》读后感1000字

  一本精致的小书,封面上却印着一艘雄伟的航空母舰,显得气势豪迈,和无边的海洋十分相配。就是这样一本《蓝色国土》,里面详细描述了我国广阔的海域及丰富的海洋资源,让我对它爱不释手。

  这本书用连环画的独特方式向人们介绍了关于海洋的知识,海洋里丰富的资源,海权和海洋权益的意思,及我国的广阔海域和岛屿,还有从古至今人们怎样守护自己的海域……了解了这些知识,我感触颇深……

  美丽富饶

  大家应该有过站在大海边,脚踩细腻的白沙,望着那一望无边的蓝色汪洋,感受海风吹拂过脸颊的清凉与惬意,让洁白的浪花赶着你的脚丫奔跑,那就是海的魅力。当海鸥迎风破浪,勇往直前;当信天翁一齐飞翔,许下爱的誓言,海都在旁边为他们祝福,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啊!让我们再沉入海底看一看,海底也有山,也有沟,还有各种各样的鱼类,颜色各异,种类各不相同,组成一个完美的生物链。

  海里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里丰富的鱼类、藻类(海带、紫菜)都可以食用,而且味道鲜美,拥有丰富的蛋白质,未来,当大米资源枯竭时,我们就可以用食用藻类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能量,而且藻类产量是大米产量的15倍。不仅这样,海里的水,虽然是又苦又咸,但经过淡化后可以变成饮用的淡水。当未来有一天,陆地上的淡水资源用尽时,海洋也会伸出援手。海底还有非常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极为丰富,海洋石油储量达1300亿吨,这对社会的发展能起到极大的帮助,这就是美丽富饶的海。

  如此美丽富饶的大海,我们应该为它做点什么呢?

  加强保护

  海是辽阔的,是壮美的,但也是脆弱的。海洋里的生物有一个完整的生物链,缺了任何一环,都将崩溃。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过量打捞鱼类,给赖以生存的鸟类、大型鱼类带来了灭顶之灾,我害怕将来的大海,会不会都见不到鱼群呢?人类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工业废品到处乱扔,这些都随着河水流入大海,对大海的水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有原油泻漏情况发生,大海都被染成了褐红色,成群的鱼类死亡,海鸟身上沾满洗不掉的原油,奄奄一息。成片的海域死气沉沉。我们不应该让海洋成为这个样子,我们应学会如何保护它,而不是只知一味的汲取。

  海洋的美丽富饶,同时也引来了人类许多无谓的争端。我国海域面积格外辽阔,一些邻国就对中国的海域虎视眈眈。日本和我国争夺钓鱼岛,菲律宾想侵占我国的黄岩岛,越南盯着我国的南沙群岛。这些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些邻国仗着有世界强国的撑腰,想用不正当手段来夺取我们的国土,是根本行不通的。中华民族儿女一定会团结起来,反抗到底。

  看完这本书,想了好多,要想保卫我们的国土,一定要以国家、军队的强大为坚强后盾,以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的强大为依托。我们要时刻记牢,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为了实现我们的强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好好学习,为了保卫我们中国的蓝色国土而努力奋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来吧,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优文网欢迎您转载分享:http://www.u522.com/zw/714789.html

上一篇:《矛盾论》读后感1000字

其他网友都在看: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