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1500字 > 手机访问:m.u522.com

孤独人生——《边城》读后感1500字

来源:www.u522.com时间:2022年02月11日

  《边城》里的人性是美的。这首先和沈从文简约有致,精粹平淡又洋溢着古典美的语言氛围有关,没有华丽的辞藻,参差的比喻,却于平淡亲切中兼带了《关雎》、《蒹葭》的期待和唐风宋月的韵致。只让人觉得清澈见底又回味无尽。就这样,他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边城小镇。

  有人说,最伟大的虚构就是最伟大的真实。这里的土地是未经过文明浸染的,这里的人们是不须受制于边城外边世界中所存在的传统道德与现代法统,而是在自然法则和命运的掌握下自然地生死、哭笑、爱情。因而他们格外地真挚也格外地纯粹。在《边城》中,有一群生活在物质与精神双从重压下的畸形生态的女子吊脚楼里的妓女。她们和其它作品中的妓女一样缺乏自卫与自理的能力,生活赋予她们的只有蹂躏与受侮辱,然而,《边城》中的她们却多了一分安逸与尊严,让人怜让人叹亦让人敬。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她们的生活虽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的生活里。古人有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她们也有依恋和寄托的对象沅水上的船工水手,同是被抛弃的人,即便是在短暂的接触中,也能从对方那里获得精神的慰籍并产生真挚而热烈的情感。沈从文着力发掘这些人生活与情感撞击而闪现出的火花;并从火花中提炼出了真切的人性之美。由此,边城之地的人之纯,情之切可窥一斑。

  在沈从文笔下《边城》就如同陶渊明那个桃花源一样令人心醉,人美、景美、情美、人性更美,一切都美的有些让人心碎,不忍触之,而《边城》中主人公翠翠更是如此,一绝弃世俗尘埃的纯真、清新女子,可她为什么会在孤独中等待爱人的归来呢。翠翠与傩送,相互倾心却无缘灵犀一点通,翠翠守着渡船,等着那个可能明天回来也可能永远不再回来的人。于千万人中遇见所遇的人,连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的机会都没有。对这出有情人上演的无情剧,我只能说仅因为他们两个人在本质里也是孤独而隔膜的。就这样,所有人都乘着一叶无法控制的小舟,在缓缓叙述之河中徐徐逼近着一出早可预见结局的悲剧。

  翠翠的爱人船总家的老二傩送,因为些许误会和哥哥的去世孤独地离开自己生长的地方,因为在他眼中碾坊重不过渡船,于是与父亲吵架之后离开了,这一切都是傩送为自己的爱情抗争最终的结果,可惜他这些做法父亲不了解,爱人不知,在他只是孤独的抗争,傩送更为孤独地是,那一夜的付于清风的情歌,爱人早已进入梦乡,听到的人却以为歌者另有其人,最终傩送孤独地离开边城。

  傩送的哥哥天保也是如此,心有所属之时,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只是一味地寄托自己的情思,难以得到明确的答复,当明白弟弟心思时月夜放歌时主动放弃,此时心儿早已伤透,于是选择离开伤心地,没想到却是彻底地离开,而这些又是除却那个弟弟没有知的,心上人更难知晓,此是天保地孤独。

  那个对翠翠关爱有加的祖父其实也是孤独的。当少女成熟之时,心事渐多之日,老人开始关注翠翠,关注翠翠的一举一动,关注翠翠的未来,于是老人开始为翠翠的以后铺路,为天保出意,可是由于这一切都是在翠翠不知情地状况下进行,因此上老人地关爱多了一份孤独,不解少女心事的老人按自己地想法走地越远,自己便越孤独,最终当老人向船总探听口风时的结果,让老人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孤独地离开人世。

  反观翠翠似乎是小说中三千宠爱集一身的人物,其实不然,翠翠也一直是孤独地存在,天保的暗恋翠不知,傩送月夜山歌传意之时翠翠不晓,老人默默地关注其未来翠翠不明,于是看似被众人围绕的翠翠最终也是处在孤独之中,所有的人都围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明确地告诉她,或者告诉了她却没有听到,所有的人都似为她好,却将她推入更深地孤独之中,于是到结局时成为翠翠一个人孤独地等待。

  集此种种,原来每个人都有太多的心事,不能与他人分享,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难免会有所保留,让他人在猜测中错误的领会,在领会中错误的安排,终成就了人生了的孤独。相依为命的祖孙,相伴多年尚有如此多的隔膜,长久处于一个家庭的兄弟,也不能有很好的心灵的沟通,其它众人的种种好心,虽出于关怀,却因心的隔核让事件向着与预期相反的方向快速发展,心与心的沟通原来真的是一难题,因为每一个都是孤独的。

  最后谈一下小说的名字《边城》,一个边远的小城,其实就是一座孤城,孤立地存在着,在那一乱世独守自己那一份纯真,用自己地纯真去演绎一幕幕有关情爱地故事,这也是一份孤独。其实,我更愿意将边城理解为栖息被边缘化了的人性的地方。这儿有着无遮无掩,摇曳动人的情性;这儿有着诗性的本源,任何感受从来都是直接性的,迎面飞速而来;这儿甚至张扬着近乎原始的淳朴与热情我一直在怀疑,究竟是沈从文在湘西发现了他的理想还是他基于自己生命根基与生存经验的敏感和认同,使他在故乡不断发现着人性和细节。因为我觉得《边城》中的人性已超越了湘西,超越了中国,超越了时空、文化限制,甚至超越了人类本身,而成了一种悟境和一种高度抽象后边缘化了的美,他笔下的人性充满了神性与爱的温情和纯粹。

  小说中的人物也如同这个地方一样,皆孤独的存在着,傩送中孤独离开,翠翠中孤独中等待,天保孤独的情爱,老人孤独地关爱,这一切都发生在桃花源般地边城,无关善恶,只因人生原来孤独,孤独来孤独走,中间或有几个知音然终难伴一生,因此上说看似平和的边城中谈论地是人生的孤独。

  对这种独特的悲剧意识,沈从文有自己的阐释,他说:我的作品浸透着一种乡土抒情诗的气氛,而带着一份淡淡的孤独悲哀,仿佛所接触到的种种,常具有一种悲悯感。 而这也正是沈从文之所以卓然迥异于现代文学史上诸作家的地方,亦即其独特性之所在。我以为,沈从文的这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悲悯感是通过其认知世界的窗口人性的角度予以哲学上的抽象,从而获得一种对生命的把握与顿悟,一种与身俱来的孤寂感的外化。不记得是在哪看到这么一段话,只觉得用来论述沈从文的悲剧意识着实精彩也很贴切。

  曾有人说:地近桃源的《边城》是沈从文用笔圈出的世外人境,宁静、和谐,而又隐忧着一丝忧愁,如轻风思之袭来,如柳絮之飘坠,或如小说中一句雨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这就是《边城》的氛围。

  或许这也是人生的一大悲哀,能映入眼帘,却难了然于心。

优文网欢迎您转载分享:http://www.u522.com/zw/4168.html

上一篇:初中优秀的读后感1500字:《我们爱科学》读后感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