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心得 > 手机访问:m.u522.com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

来源:www.u522.com时间:2022年02月28日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10篇

  《从晚清到民国》是一本由【美】唐德刚著作,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一):从晚清到民国

  这本书是唐德刚先生另一部大作——《晚清七十年》的删减版。从罗振宇的《罗辑思维》闻得此书大名已经数年,这次购书捎带买了这本。 书是作者英文的讲课稿翻译过来的,但是语言多为文白夹杂,许多地方语需要停下来斟酌许久才能理解。 唐德刚先生上世纪年代生于一个淮军家族,从小对家族遗事耳濡目染。后出国研究历史,所认识的人很多是书中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再加上他有机会看到美国国务院档案。引述档案,把当时美国的对华政策演变阐述得一清二楚。 本书整体夹叙夹议,思想深邃,史料详实,语言幽默。活脱脱的告诉你什么是大家风范,什么是与黄仁宇齐名的历史学家。五天读完,世间少有。读的过程中划下很多精彩、深刻的观点: 1。林肯总统说得好:“你可骗所有人民于一时;骗部分人民于永远;但你不能永远欺骗全体人民。”(p015) 2。李鸿章是近百年来,我国仅有两大外交家之一——另一人是周恩来。他(顾维钧)一直只是替老板干活而已,自己没有真正在外交上做主的政治力量——李鸿章后周恩来就不同了。(p109) 3。他们之所以不断“主战”者,无非要手握兵权的李老头赤膊上阵,率领他那批贫下中农组成的过气淮军和那炮慢船缓的落后舰艇,去和东洋小鬼厮杀一番。——胜则大清之福,败则老李砍头,此梁启超所谓李鸿章“以一人而战一国”也!(p133) 4。在我方为副帅刘步蟾,在日方则为副帅东乡平八郎——这两位格林威治的老同学。(p143) 5。老实说,大清帝国之亡国,并非亡于辛亥革命,而是亡于甲午战争。(p189) 6。刚毅(1834——1900)就讲那句有名的混账话,什么“宁赠友邦,不畀家奴”的满族协办大学士——一个混球。(p199) 7。只是中国文明“现代化”之起步,晚于西方文明300年而已。(p212) 8。他们已把一半北京夷为平地。另一半则有待于八国联军之接班,而继续其奸掳焚杀之余孽矣。(p247) 9。这位粮道先生对我们开了一个价值四万万五千万两雪花纹银和千万条人命的大玩笑。(p255) 这本书不属于那种微言大义型的(如《苦难辉煌》),而是以一种历史观感染着你,当然,这本书最有名的还是“历史的三峡”这一论断。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南国督抚发动“东南互保”运动,刘、张等封疆大吏劝李鸿章建民国、当总统,李鸿章说,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情。曹操毕其一生没有称帝。百官劝进,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所以天命不足畏吗? 最后还想说说那部刘和平编剧,张黎导演的《走向共和》。导演看了这本书,然后有了这部口碑不错,起码在豆瓣9.6分的电视剧,极力推荐(伪历史爱好者慎入)。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二):晚清到民国的那段质的转变

  如何能正视历史是每一个有自我感情的人很难做到的事情。这段历史我没有读过太多的书籍,无从客观评价作者写的是否真实。但我从作者的语言中读出了我不懂的,读出了我的赞同。从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不断衰落,到中华民族的主权被践踏,再到各地革命的不断开花。从晚清到民国这段时期,不仅仅是一个王朝和另外一个王朝的更迭,而是一种质的转变,从王权到民权的转变。这段时期里,中华民族的领导者做了无数丧权辱国的决定,同时在乱世也诞生了不少枭雄。像有很多人唾骂的李鸿章,唾骂他的人是觉得他签署了马关和辛丑条约,但殊不知,他为能减免条约款项做了多少外交努力。其中的无能为力,几人知,现实不是骨气就能解决的。也知道了,曾经叶赫那拉老太婆自私的纵容义和团的拳乱,导致八国联军的侵华。很多的结果,都是之前很小的必然联系起来诞生的。历史,是让我们了解曾经我们的功过是非,从而让现在的我们不忘却曾经犯下的错误。正视历史的重要性,要每一个记述历史的人用他们的良心遵守,也需要后人用一颗客观的心去了解,去传颂。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这座传承了几千年固定模式的老马车,终于在洋人的铁甲蒸汽车的碰撞下散架。这中经历了太多次的不可为而为之,如中日甲午战争 如塘沽炮战 如义和团拳乱 如各种条约的签署 如袁世凯称帝等等,在一次次的碰撞中,这架开了几千年的生锈的马车终于不能再挪动一米。这时,就不是换一个驾马车的人这么简单。需要的是重新修整马车,国民革命军出现了,孙中山出现了,这就是从他开始,让中国这架马车重新开起来的人。一切皆偶然,但一切偶然又诞生着必然。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三):历史是个好东西,常看常新

  唐德刚果然了不起,真个历史学家还是比较严谨的,况且他又总能拿到第一手资料,立意视角也比较独特。小解人情事理,大论学理世势,也都应付的来。可以的,可以的,几乎能刷新历史入门者对晚清到民国这段时间的认识吧。

  书里把晚清到民国的主要事件都梳理了一下,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义和团,辛亥革命。百多年之后回头再看,这些事情在历史中的地位也就清晰起来了,有些事真叫人哭笑不得,转型期于是多故事也多乱子吧,尤其碰上内忧外患的时节,也多许多沉痛的地方。

  再回百年之前,去看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也是重新认识了这几个人。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做起事确实不是今天想当然的情况了,也不应纯以好坏而论,那就太轻飘了,成了样板戏而不是真实的生活。

  感觉有些人是平反的,有些人还没有,说什么世间自有公论,如今看来也是安慰自己的无聊话了,不过但凡多一些了解总是好的。也能知道历史宏观也许能谈必然,落到个人头上还是偶然居多,才能持一些敬畏之心,有人帮忙指出整个情况,才能持一点宽容理性的态度吧。

  另一个启发在于,事情还是得原到当时的文化和环境去看,以现代人的文化和心理揣度古代人的状态,容易得出“大谬不然”的结论啊,这是历史的变化,不过科技进步巨大无疑,人心进步就渺小有限了,去理解这些同与不同,也是很大的乐趣不是吗。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四):读物《从晚清到民国》

  马克思说过,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晚清到民国,其内忧外患,何尝不可以从之前的你方唱罢我登台上寻得规律。

  今天在这里记录的,着重是这段历史的内忧。自秦朝以降,晚清到民国中国经历了第二个转型期的三个阶段。

  首先,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爆发以来,深深打击了清政府的排外势力。促使以奕欣、曾国藩和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掀起“师夷制夷,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其目的是利用和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简而言之,是搞科技现代化,这是中国近代转型的第一阶段。

  然而,随着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北洋水师的覆没,历时35年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这时,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上书光绪帝,希冀其改良政治,救亡图存。当然,以康有为五品顶戴在章京上行走(行走者,有事则行,无事则走),在面对以慈禧为首的当权顽固派,只能是螳臂当车了。加之袁世凯告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相当于当朝宰相)的荣禄,变不了法的一百零三天至此灰飞烟灭,谭嗣同等高干子弟六君子只能落地菜市口。这就是以政治现代化为主的第二阶段转型期。

  中国近代转型的第三阶段,是以孙中山先生(中山,为日本友人所取)领导的同盟会(前身是兴中会,取振兴中华之意)在1911年10月10日发动的武昌首义,至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的辛亥革命。这里要补充一点,武昌起义是清末革命党人发动的唯一一次武装暴动。所以,历史上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屡试不爽的。

  至此,鞑虏已驱,但“民国”难建。什么是“建立民国”,就是把君权成换民权,从君主走向民主。

  所以,从狭义的辛亥革命说,到1912年1月1日止,这是“开始的结束”。但是从广义的“辛亥革命”而言,我国从君主转型到民主,或许才是“结束的开始”。

  这就是《从晚清到民国》。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五):唐德刚:以史写心,为民族立传

  本书是《晚清七十年》之删节本。

  作者因为所写的时代离个人身世未远,加之家庭背景与清末一些事件颇有关联,故而“笔端常带感情”,或以古讽今,或以西喻东,以旁逸斜出,富有意趣的笔法,滔滔不绝、绘影绘声地讲述了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清朝末世,探究了中国穿越历史三峡、融入人类文明的历史大趋向。

  唐德刚先生对清末历史人物抱有“同情之理解”,无论是志有余而才不足的“南海圣人”康有为、还是“以一人敌一国”“甲午战争”中最大“背黑锅”的李鸿章,无论是既有女政治家铁腕手段又如“女人家”短浅的慈禧、还是既能“治世”又可“乱世”的袁世凯、或是风云际会成为中国革命第一“旗手”的孙中山,作者常常用行为心理学的利器,间杂以外交史、交通史、宗教史(义和团、白莲教)、学术史(今文、古文派),钩沉出各个历史人物面临重大抉择时的时代背景、国际格局、人事纠葛、利益纷争,令人信服地解释了国事何以至此,人物为何这般抉择,让人掩卷沉思、受益良多。

  作者以史家之深刻洞察、如椽巨笔,还原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海战、戊戌变法、义和团乱、辛亥革命等大历史,立论公允,寄意深远,绝非意识形态史学可比拟者。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唐德刚以史写心,为民族立传,念兹在兹的都是中国这一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老大帝国如何走出被欺凌、被侮辱的泥沼,走出封建帝制的阴影,完成制度转型,实现“五个现代化”的华丽转身,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虽然有“历史决定论”之嫌,倒也决非牵强附会,彰显出富有个性的才情与史笔,作为“大历史”散文读之可也。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六):读后随笔——《从晚清到民国》

  《从晚清到民国》记述由鸦片战争开始至民国建立的风风雨雨。唐德刚在对这段历史的解读上,常常表现出桀骜的一面。

  作者唐德刚,1920年生于安徽合肥,1948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获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8年,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在台湾出版,评价颇高。一年后,岳麓书社出版了此书的阉割版。而这部《从晚清到民国》又是该阉割版的阉割版。

  唐德刚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观点是他的“历史三峡”说:

  历史是条长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的潮流里,转型期是个瓶颈,是个三峡。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变乱的性质,就是两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现象,其间死人如麻,痛苦至极。不过,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之一日。从此扬帆直下,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之洋……

  关于太平天国

  传统历史学家评论太平天国运动为单纯的“农民大起义”、“土地革命”,而唐德刚认为洪秀全搞的实为一套宗教狂的玩意。洪秀全屡屡科举落第,一病病了四十多天,昏迷中发梦梦见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胞弟。洪秀全此番“升天”悟道之后,便搞起了“拜上帝会”,开始传教,一时从者如云。洪秀全潜心钻研宗教理论,着《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劝世诗歌。

  唐德刚此说源自其个人推断。从洪秀全后期黄袍加身、妻妾成群、享乐至上来看,他堕落得也不像什么狂热的宗教分子。洪天王也许不是假托迷信搞革命,也许也不是宗教狂,只是科场失意之后转身寻个寄托罢了?就像“天朝田亩制度”,只是纸上作业,一天也没有施行过一样,不必当真。

  关于康有为

  唐德刚对康有为的评价低到尘埃里去了。康有为虽学富五车,却也是个考场失意之人,做了二十年老童生。后收得少年举人梁启超为徒,信心大增,遂开设万木草堂,传授“中学”和“西学”。康有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可是,康有为不懂外语,而当时西书译本极其有限,且所译亦均为最初级的作品。唐德刚讥讽康有为:“毕竟是位有‘超进士’程度的儒家大学者,又是长于理学佛学的文章家,特别是善于演绎义理的成熟的‘今文家’。他闻一知十、举一反三——最长于望文生义,自己并不知其不知,就东扯西拉,大写其《康子》上下篇了。”唐德刚骂康有为为人教条、作风骄狂,不知审时度势、纵横捭阖,误国有甚于小人……

  关于义和团

  先看看庚子之乱的时间线:

  6月10日,义和团开始进京,烧杀奸掳,京城大乱。

  6月16日,原本对义和团是剿是抚态度暧昧不清的慈禧下旨解散义和团。

  6月17日,慈禧得洋人要她归政的假情报(英商报纸的一篇社论而已),怒而下旨重用义和团。义和团大批涌入北京。

  6月20日,清廷表面开始围攻各国使馆,实则装装样子,不敢真将使馆夷为平地。

  6月21日,慈禧以光绪名义下诏对十一国宣战。

  7月14日,天津沦陷。

  8月14日,八国联军攻破北京。

  本来“各怀鬼胎、彼此嫉忌,搞个七国联军的集体行动已非易事”的洋人们,只好临时七拼八凑了一支杂牌军。虽是纸老虎,也把慈禧等满清贵族吓得西窜而去。说义和团之乱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借口,不如说是清政府玩火自焚的结果。这种局势下,东南地区的汉族督抚借口廷谕为“矫诏”,不从“乱命”,与列强议约搞“东南互保”,使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时免于战火,也是值得称颂。

  关于袁世凯

  袁世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驻扎属国朝鲜时,支撑危局12年,令朝鲜朝野慑服,环伺周围的列强瞠目,尤其日本对袁恨之入骨。袁世凯此番作为深得李鸿章青睐。接替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兴利除弊,变法维新,也做了不少建树。袁世凯后因称帝的闹剧背负骂名,“奸雄”之名太盛,几乎要煞了“能臣”之才,真是可惜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joy的读书笔记)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七):很深刻的剖析

  喜欢这本书是由于之前读过作者的《李宗仁回忆录》感觉作者通过对近代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亲密接触所能触及到的历史真相一定有所不同,通过这本书中作者的描述来看,对于近代史讲的的确非常有见地;对于我们这些长在红旗下的80后来讲,其对顾维钧、袁世凯、李鸿章、洪秀全等的描述的确与众不同,能够透过历史表象来挖掘人物的本质,例如原来大多数人的眼中,袁世凯是十恶不赦的人,但通过对其在朝鲜的表现,在天津的建设新军等事实来看,不得不说这个人的能力与眼光是非同寻常的,也是有能力才能匹配到“非袁不可”的至高无上的位置的,同时看完整本书,也对之前关于近代史许多浅显的理解变的更为深刻一点,例如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定位问题、例如孙文在辛亥革命前期的直接作用、例如洪秀全的天平天国有诸多的巧合,例如李鸿章在晚清的几十年中是如何凭一己之力独立支撑惨剧,又要与老人小孩和遗老们斗智斗勇,同时关键时刻的背锅却引来了很多后人的不理解甚至是抵触,素有的诸如此类的东西都是这本书所能带给我们的;再回头想这本书之所以评分较高,与其在20、30年前就能有如此的史学见地方面的成就不无关系,同时读完该书也断断续续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感觉前3分之1的叙事方式还是不太吸引读者,到后面就更好一些了,也看到作者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一些资料的盲目自信,酸文人的一面无法掩盖,最后感觉自己的祖先在内的中国人在晚清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耻辱了,我们真应该好好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稳定生活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八):从“何不食肉糜”到“稽侍中血,勿浣也”

  书中对于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建立这大约70年的历史中出现的各大事件以及人物做了一系列的叙述及点评,我很喜欢他对于李鸿章以及袁世凯的描写及评价,也学到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 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外交家仅有两人:李鸿章和周恩来(本书的内容大体均为作者90年代所写)。周总理自不必多说,作者对李鸿章的评价则为“以一人战一国”。李所处的年代,妇人专政,皇帝懦弱,国内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李作为“外交部长”还要同敌国谈判斡旋,实则困难至极,因此李的外交手段只有一条——挑拨离间,尽量在各列强之间制造矛盾,以求得一点点的谈判余地。基辛格在《论中国》这本书中也详细介绍过中国自古以来的这种特色的外交斡旋方式,李大人的外交水平可见一斑。个人认为最出色的便是《辛丑条约》的签订,虽然这也是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最后能做到“只赔款不割地”已实属不易。《辛丑条约》的签订耗尽了李鸿章最后的心血,不久辞世,即使去世前,床边也站着外国公使同他讨价还价,李寸步不让,最终留下“袁世凯接班”的遗嘱后撒手人寰。李鸿章也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袁世凯在历史教科书中一向是反面的典型:窃取革命成果,称帝倒行逆施。这两条民国之后的事课本里经常讲,这里就不提了。在晚清,袁世凯也因为两件事被众人指责:一是戊戌变法时,维新派希望袁帮助剪除后党,支持帝党,结果袁阳奉阴违暗中告密,导致变法失败;二是任山东巡抚时对义和拳大力镇压,导致拳民涌入直隶、京城为西太后及青年皇族亲贵所接纳,终于惹出了八国联军之大祸。其实换个角度讲,袁在这两件事上的举动也实属无奈,戊戌变法时,维新派因为历史原因不可能成功,如果他贸然支持维新派,小站新兵岂不白白训练了?在山东如不镇压义和团,恐怕八国联军会提前从山东入侵,并不会对历史走向有重大影响。更何况李鸿章死后,袁世凯当了6年的大清宰相,训练新兵,废除科举,也是有一定的功劳的,所以作者最后给他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评价甚高。 以上文字并不代表我也赞成作者对袁的评价,我想说的是,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从正反两方面去看待,没有百分百的恶人与善人,一定要多查资料才能得到对一个人更加全面的评价。比如,吕思勉在《大中国史》提到,《晋书 齐王本传》中描述晋惠帝在荒年询问大臣百姓吃不起饭“何不食肉糜”,这个梗使晋惠帝成为历史上最傻的皇帝,然而后来荡阴之战时晋惠帝大臣稽绍舍命护卫晋惠帝被杀,血染帝衣,左右要替他洗去,他又说“稽侍中血,勿浣也”,又充满了人情味,与之前智愚判若两人,可见惠帝昏愚之说,大半应为反对者的造谣。所以,看待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仅仅听信一面之词,而要多方查证,才能得到正确客观的答案。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九):如何才算一流的历史书

  个人认为眼下的历史类书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史学研究类书籍,没看过,也没有看的兴趣;二是基于史料加之文学的演绎,可读性较强,但是缺乏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论;三是整理丰富的史料,以主旨逻辑串联成书,内容丰富有据可考,但容易流于细节,没有提炼出自己的历史观和内在逻辑。总而言之,真正的一流史书当集三类之长,史料丰富,有据可查;语言文字赋予文学性,通俗易懂;善于分析研究史料,理清内在逻辑,建立起整体的历史观。能集三者之长的,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可算其一。

  而唐德刚的这本书,看评论,有人说其史料失真,没考证过,姑且认为这是个问题,但很多都属细节,无关其主旨框架。而他的“三峡论”,各国对华战略的阶段性总结以及对晚清救国变法的四个现代化总结,可以说是构建了整个晚清侵略与反侵略史的历史架构。此外,他对于人物的评价也是直指本质,尤其是对慈禧和康有为的评价,令人印象深刻,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的狂傲。总体来说,这本书尚不能入一流,当属次一流,姑且给4星。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十):历史转型期的晚清七十年

  看到很多评论都说这本书是阉割版的《晚清七十年》,因为作者论述的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进入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三峡期,现代化,尤其是政治现代化,将决定中华民族能否继续在现代社会占据一席之地。而政治的现代化和民主化,在大陆的语境中,始终是个敏感的话题,阉割可能也是在所难免。

  但是作者写作的大格局和脉络是非常清晰的,辛亥革命之前的晚清70年,是中华社会进入历史转型期的开始,而辛亥革命是这一开局阶段的一个句点。之后,转型的历史三峡期正式开始。历史三峡中曲折蜿蜒、暗礁遍布,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草莽,共同在这历史的三峡中摸索前行。经过七八十年的探索,在蒋经国解禁以后,台湾的政治现代化转型终于冲出历史的三峡,奔向广阔的大海。而大陆自49年以后,迄今也近70年,不知目前的现代化进程能否让唐老满意?

  作为史学大家,同时与民国时期的诸多当事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唐老先生的文章写的高屋建瓴,引经据典而又深刻剖析,尽量以写史者的客观视角描写晚清七十年来的世道多舛,世态人情,让我们对这一段由“君主”向“民主”过渡的历史转型期,有了更清楚的认知。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

《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

《从晚清到民国》读书笔记

  一本好书能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情那景,喜则同乐,悲则同伤。读这本书就是这种感觉,虽然是本历史读物,充满带有考证的数字,事实,却一点也不枯燥,有一种穿越回晚清时代的错觉。

  本书分五部分剖析晚清至民国的社会历史,深刻探究了清朝覆灭的必然性。晚清自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如洪水猛兽,一波接一波:野蛮的俄国虎视眈眈的盯着中国的满蒙新疆;法德对两广、山东效仿非洲的殖民主义模式;新兴崛起的黄色帝国主义日本对本为母体的中国大陆的反噬;英美为获最大利益搞得所谓“门户开放”政策,等等。面对全世界“现代文明”的扩张,中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到了大转型时期。

  每个朝代历经几百年政府的统治机器开始朽烂,社会百病存生,就会面临改朝换代的命运。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也一样,和历史上的陈胜吴广们的产生如出一辙。清初康干盛世时中国文化在世界领先,那时来中国的各国使者也无不充满着对这个东方巨龙的敬畏,与短短一百年后谁都能随意践踏的晚清一对比还真令人心寒。洪秀全科场失意,可是教场得意,第三次落地后,靡靡之中和“上帝”产生感应,哈哈,原来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在乱世中宗教总是有他独特的吸引力的。洪天王带着他的那群信徒居然对清兵屡战屡胜,顺势在“永安封王”,并“定都天京”,然后沉迷在“小天堂”中不可自拔,其在天京的诸多行为让人震惊之余又觉荒唐至极。太平天国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可其只改朝不换制,即无创世之志,又无治世之才,一群乌合之众的荒诞闹剧而已,最终被镇压了下去。

  每每读到甲午战争的历史,相信每一位中国人都会感到切齿之痛。这种愤不是对侵略者强大的毫无招架之力,而是那种恨国人本有扭转乾坤的可能却一步步自掘坟墓,最终导致中国丧权辱国输给一直是中国藩国的日本。在甲午战争前,我大清北洋舰队在李鸿章的经营下一度在世界都属前列,然而李鸿章搞来搞去也只是“以一人之力而战一国”。当时的朝廷一孀妇一幼子,身边是群红着眼的蛀虫,本应充实海军的经费不是被贪污就是维系慈禧的各项开销;相较来看,那时的日本是农业小国,穷的响叮当,为了买军舰,明治皇后把仅有的首饰都拿出来了呢!就是这艘本应中国买的“吉野”号,为日本所买,甲午战时把中国的北洋舰队打惨了呢!读来心痛,李鸿章一心要壮大海军只是一厢情愿,战前已预测的结局的李中堂竭力阻止这场海战,却被骂的狗血喷头。战败了,黑锅还得我们李中堂来背!黄海血战我军战将作战英勇,然而机械尽毁,几乎全军覆没,然作者所言大清不亡,我军不败,实无天理,充满着愤恨和无奈啊!

  戊戌变法,也失败于康有为的识见不足,木纳执拗,狂妄自大又操切浮躁,光绪皇帝受制于慈禧太后,想有一番作为苦于不能做主,这次改变政治制度的尝试就无疾而终了。义和团,更是个民间亦民亦匪的群众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称号,扶清不成,灭洋无功,反而引来了八国联军对首都的大肆烧杀抢掠。又是李鸿章的巧妙周旋,避免了列强对我国领土的瓜分。李鸿章最终被俄国人逼死,弥留之际还大呼“毓贤误国”,失心痛恨国人自己害了自己。

  袁世凯在朝十二年也是抗日反帝的功臣,周旋于觊觎朝鲜的几国钦差之间,他集枪杆政权,机运谋略于一身,从没考取功名却进入大清心脏,最后还做了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只可惜因破坏变法,镇压义和团,这位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便毁多于誉了。至于我们的伟大国父孙中山先生,自己都不知道他的一个日文名中山竟比自己的本名孙文响亮的多。他年轻时上书李鸿章被拒,从而一步步走上革命之路,若当时李鸿章慧眼识才,说不定大清还会多苟延残喘几年呢!

国不强大,何谈天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有温度的历史,从原来的《李敖有话说》到现在的《晓松奇谈》的受欢迎程度亦可见一斑。对于史书的喜好,自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对于作者的选择更甚于书本身,总体史观我尊崇钱穆,明代史我独崇黄仁宇,近代史我偏爱唐德刚,当代学者里力推韩毓海。看他们的书,文笔汪洋恣肆,古今史料相互映照,文学造诣,国学功底之深厚让人佩服。阅读他们的作品自是身心愉悦、极为享受的过程。然而,写史书的读后感也是极难的,感想太多,以至于不知从何落笔。谈论史实,已无必要,书中史料详尽的可以当成辞典,评点历史,亦甚惶恐,惴惴然不敢妄议,仅可记录下阅读时的点滴心得,与书友交流,供方家指正。

   ?对于近代中国的苦难,自我有记忆起,印象中都是清廷无能,官员昏庸,以至于列强入侵,强霸欺凌,民不聊生,太平天国、义和团彼伏此起,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大清王朝摇摇欲坠,在这块风雨飘摇、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大地上,抗夷救亡的故事接连上映,从孙中山到毛泽东,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从逻辑上看,似乎这个过程的发展是合情合理的,历史不就是如此的往复吗?以史为鉴,花无百日红,朝无万世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再辉煌的开局也逃不过覆灭的结局,清朝亦然,康雍干虽盛世200余年,历史已揭示了清廷衰败的结局,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成功或衰亡似乎都躲不开潮起潮落的周期率。那么,历史的真相仅至于此吗?不尽然,这些是表象,对于周期的趋势预判虽然是对的,但也只是在表象上总结表象的经验,这种经验只能用于推测可能的未来,也很好的迎合了西方的特殊心机:“共产党的未来也必然覆灭,而当前的腐败就已现端倪”。任何时代,任何政体下都不会像“天上人间”似的歌舞升平,处处锦衣玉食,毫无问题。如果历史仅给我们提供悲观答案的话,那一定是被有心人左右的历史。

   ? 历史应该告诉未来,而未来也是要证明历史。所以,探究历史的本质,挖掘其最核心的内涵于我们才有裨益。本着这样的目标,我浅谈对于《从晚清到民国》的两点感受。

   ?首先,得民心者得天下,政权的根基在于基层。自古以来,官逼民反似乎是政权颠覆的一贯的前置模式,除了朱元璋等少数派真正获得成功而改朝换代外,无数陈胜、吴广都只是历史进程中的插曲。但他们的牺牲揭示了同样的规律:如果把人民逼上了绝路,掌权人也不会得安生。中华民族不属于悍族,绝大多数中国人安逸于男耕女植,瓜田李下,若官逼民反,人民则不得不反。洪秀全之所以能够成势正因了那么多的民众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殊死一搏。而天平天国的倾颓也是因为“洪等一众王”忘了初心,贪慕荣华,荒淫无度,置百姓于更甚的水深火热中。他不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义和团起事虽缘于曹州教案,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杀进京城,不料却被利用,一样的烧杀抢掠。我特别赞同唐老的观点,被压迫阶级一旦具备压迫别人的机会,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会这样,究其缘由,终究是格局不够,很多时候,出发久了,却忘了为什么出发,打着为了苍生黎民谋幸福的旗号,等到自己荣华富贵后还有几人还记得当初的理想?

   ?所以,认识现在的中国现状,就必须了解中国近代史,从清末一路泥泞中前行的近代中国中体会中国革命的伟大。不历风雨,怎见彩虹,没有那个政党可以随便成功的。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紧紧抓住了两点:一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紧密联系群众,依靠“土地革命”获取的民心建立起强有力的人民军队,很多战役的胜利是广大朴实的人民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种民心所向在中国历史上,也只有唐代“府兵制”可与之媲美。二是深深扎根基层,紧密把握多民族的特殊国情深耕细作,正是由于毛泽东等伟大战略家“星火燎原”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在军阀割据的交界处生根发芽,扎根于边疆和边区的最基层,长征也是从大西南的纳西、彝族、藏族地区,到大西北的回族、羌族聚居区,长征是宣传队、也是统战营,南征北战中共产党统领了少数民族的精神家园,而少数民族的支持也是共产党安身立身之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给我们留下太多的伟大遗产,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正是综合了唐太宗的均田、府兵和康熙大帝经营边疆的经验,继往开来,打破基层与上层的藩篱,从而把传统的中国成功转型为现代中国,实现民族团结平等,维护祖国统一。

   ?因而,对中国革命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我们的根基在哪里,我们应该往哪里去,倘若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从孙中山到毛泽东的革命经验,则基层必乱,若丧失了建设少数民族及边区的经验,则边疆不稳。

   ?其次,定国安邦必须有民族精神为支撑。太平天国以洪秀全“拜上帝会”之名于广西聚众起义,一群狂热信徒被裹挟,化宗教信仰为政治力量,最终酿成死人无数的大悲剧。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戊戌变法试图以夷制夷,维新政府却无疾而终。唐老认为“历史是条长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的潮流里,转型期是个瓶颈,是个三峡。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变乱的性质,就是两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现象,其间死人如麻,痛苦至极。不过,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之一日。从此扬帆直下,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之洋……”对于唐老的“历史三峡论”我是赞同的,乱世如惊涛拍岸,各种思潮、崇拜如狂涛奔涌而至,浪花淘尽英雄,伫立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英雄。清末到民国的历史证明,西方的宗教、夷技救不了中国。要解决中国的问题,还得靠我们传承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

  凡读完《从晚清到民国》的朋友我都会推荐他读《苦难辉煌》,他们在时序上是紧密衔接的。如金一南所言,中国的革命历程,是一个热血喷张、狂飙突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民族精神崛起的过程!是什么让先辈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怀揣救国救民的思想?是什么让先辈们在缺衣少粮的困境下依然敢打敢拼,决不投降?是什么让先辈们在生死存亡紧要关头,力挽狂澜,从苦难走向辉煌?那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需要信仰的力量。《苦难辉煌》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一个民族的崛起,首先是精神的崛起;没有精神的崛起,任何民族的崛起都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们永远不能因为匆忙,忘了初心。望着先辈们远去的背影,看似苦难离我们远了,辉煌离我们近了,可如果我们腐败了、堕落了,没了信仰,丢了百姓,失了民心,回到苦难也只是和曾经辉煌的苏联一样,一夜间的事!

  中华民族始终胸怀天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种胸怀不是版图扩张,不是“中国威胁”,而是希望为天下太平和发展贡献力量。唐老认为中国第二次大的转型将在50年内结束,届时中国将变成一个现代国家,实现人民民主、法制的目标,毫无疑问,在习总书记带领下,改革的序幕已经揭开,“一带一路”启动、亚洲发展银行建立……而我们这一代人,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

  总算跟着进度读完了本周书目《从晚清到明国》,有点成就感,因为我从小不喜欢历史,高中历史差点被挂,大学不再学历史,我便堂而皇之理直气壮地成了一个历史盲,直到参加工作进入社会,每次社交场合遇到有关历史的话题,我就坐卧不安,要么装聋作哑,要么含糊其辞,像坐在警察面前的贼一般,生怕露馅啊!这时才知道文化知识的重要,也曾想过补上这一课,可是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那是那么容易补的,都不知从哪下手。这几年也循序渐进接触一些历史方面的信息,比如听袁腾飞讲历史,高晓松口述历史,可是听的时候觉得生动有趣,过不了几天就混淆遗忘了,毕竟是盲人摸象啊!至于历史书籍,我是看不进去的,就像一只蚂蚁之与一个硕大的玻璃球,能指望它啃得动吗?所以,这历史知识的缺失就成了我这自称知青的一块硬伤啊!可喜的是近一年多的读书经历,把我带到了以前没有涉足过的很多知识领域,增强了信心。这次读这本历史类书籍,果然与以前感受不同,我读进去了,而且觉得那些事件人物很有趣,这大概跟这些年看似不留痕迹的积累有关吧。试想如果我从小就爱读书,慢慢积累数十年,或许我现在就会是我想要成为的样子了吧。言归正传,话说从晚清到民国这段历史零星地知道一些,但是书更系统全面,是听书听故事所不能代替的。特别是我这种初始知识空白的人更应该从认真读书学起。好吧,今年要多读一些历史类的书。

读唐德刚《晚清与民国》读书笔记

  我听说唐德刚先生的名字,应该有好几次了,有在豆瓣上看到荐书的帖子提到《袁氏当国》,还有涉猎民国历史介绍时知道偶知他是胡适先生的学生。

  这一次,拿起《晚清和民国》这本书,爱不释手。作为一个文科生,还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从1840年到1911年的71年间,发生了哪些事,应该还是能有模有样说出一二,也从高考的课本中熟记一条结论:制度的落后是根本,纵使有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军事现代化也是白搭。嗯,高考让我一下子看到本质了。

  知道发生了什么,也能够站在100多年后回顾时看到本质,这么想来,这书看了也是白看吧。可还是喜欢,看他样样洒洒写了一大本,写每一个事件的背景、考证依据、关键人物的经历、甚至揣度在时代焦点之中的人物心理。看他的书,似乎在听他讲故事。

  什么来龙去脉,历史意义我就不说了。写几点我在读书时候的感触:

  一、那些被推上历史舞台,又惶惶退去的人物群体中,可怜与可恨并存。“历史里面的悲剧与善恶,都不是绝对的。一个手掌打不响,两方面各有善恶。拳乱时代,我们大清王朝内的贪官污吏的昏聩糊涂,和义和团的画符念咒,其劣迹固罄竹难书。但是侵凌我们的东西帝国主义,也万般混账”“入侵敌军的为非作恶,是可以想象的。可是远在东交民巷避难的上帝使徒,一旦重获自由,居然也加入为非行列,那就出人意想之外了”(引用书中原话)。看这一章的时候,我起初有多同情外国传教士,后面联军到来后,就有多恨他们;而在他们对立面的义和拳民,给我的感受却恰恰相反。每一方在弱势时都是命如草芥、任人宰割,而一旦强势来临,则发疯似的报复、掠夺,那种歇斯底里是群体心态的扭曲,令人扼腕。也让人意识到,同情是无用而廉价的,开化、包容与自强才是真正可行的。

  二、书中几处提及历史风暴中心的人物时,均在历史学分析中运用了现代的社会学、心理学家分析方法,有点意思。举慈禧一例,(引用原话)“慈禧为什么在弃城潜逃的绝望时期,把主和大臣一网杀尽呢?这就是一些大独裁者(不论男女)最狠毒的地方了。所有的独裁暴君对异议者都是睚眦必报的。她这次败亡出走,生死未卜。但它绝不能让自己死于异己者之前,而使异己者有与敌人交通之余地也。她投鼠忌器,行前只杀珍妃不杀光绪。然洋人如真要逼得她非悬梁自尽不可,则太后之悬梁,亦必在皇帝悬梁之后也。朋友,奇怪吗?我们蒋公自大陆败退时,杀杨虎城而保留张学良,还不是一戏两演吗?那是如宝岛不守,蒋公向瑞士逃难,则少帅还能活到今天吗?——此一理也!”

  三、关于晚清最后70年中,英国对华的政策,也有意思的很。英国作为西方帝国主义轻掠者中的老大哥,是最早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门户,在中国获益最多的殖民者。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分别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除了割香港、开商埠,还获得了海关的管理权,最最不公平的是,可以在中国合法公开卖鸦片!可以说英国一马当先,最先在中国获得了很多权利,并将长江流域和西藏地区划为英国的势力范围。那么其他国家怎么没有行动呢?1860年,美国还在打南北战争,德意志帝国还没有统一,日本明治维新刚刚开始,法国还处于法国大革命的转型过程中。只有英国占尽先机,这也直接导致在其30-40年之后,在帝国主义的后起之秀纷纷来到中国想分一杯羹的时候(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签订辛丑条约,只说赔款、未提割地,但各列强在中国均已划定势力范围),英国一再站出来,坚持“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不知道的,以为他们和中国具有“伟大的友谊”,其实,只因为中国一旦遭遇瓜分,彻底沦为殖民地,最大利益损失者就是英国了。没有什么救世主,所有国家都是以利益为出发点的。

  不过有趣的是,英国唐宁街在外交上,使用了段数高超的外交手腕。(引书中原文)“老谋深算的英国政客就双管齐下了:他们一面要积极设法阻止列强瓜分中国(plana);一面又要积极参加列强瓜分中国的设计(planb,在德、俄势力范围之间强租威海卫,同时与双方或签订条约,或暗通款曲)。一旦阻止瓜分不成,大英帝国在华的利益,也不会落空。”,

  英国实际是“门户开放”政策的拥护者,但却通过美国的亲英分子游说美国决策层(那时美国在中国无任何势力范围,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替他推销“门户开放”政策,美国积极游说,英国明面上却故意“低姿态”,半推半就来个“有条件的接受”,“只开放人家,不开放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既让各帝国主义遵守“门户开放”,又没有开放自己的势力范围,你说狡猾不?

  嗯,就写这么多吧。晚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看看,历史的细节,有意思的很。下一本书是《社会动物》,读完再来写点什么。

《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

读《从晚清到民国》的读后感,600字以内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

  纵观中华千年历史,百年中国近代史本在浩瀚的中华千年历史上不值得一提,但就是这短短百年历史留给了我们千年来未曾经历过的痛苦和悲愤。人们常说,中国的百年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我不敢苟同:那我们那些为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而奋斗一生的革命之士有算什么呢?我们先辈在永夜黑暗中摸索出的救亡图存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成就呢?……但我又不得不承认:鸦片战争伊始,火烧圆明园,黄海战败,庚子赔款……无尽的黑暗笼罩着曾经的 天朝上国 ,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每当捧起相关书籍,在这百年历史中,甲午战争是我最不愿意看,也是最看不下去的部分。因为每每读到此时,总是双眼喷火,义愤填膺,读到悲壮之处,更难免落下几滴眼泪,无限感慨。但仍咬牙坚持,力求进一步了解。

  适逢前些日双十一图书优惠,所购一套 传记文学书系 里面就有一本唐德刚先生的《从晚清到民国》。抓紧读完之后,内心诸多感慨,但更有一丝愤懑,一丝绝望。

《从晚清到民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2000字

  《从晚清到民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2000字,欢迎阅读赏析!

  本书金句读书笔记节选:

  “若论私生活,较之前朝的 脏唐臭汉 ,西太后算是宫闱中的修女了。”——评慈禧

  “记得一次深夜恭聆胡老师说《尔汝篇》《吾我篇》及《水经注》中各项考证,就归而感叹:国破家亡莫此,大才槃槃的思想家胡适,还在草庐之中品琴棋书画;渺小若余,亦不忍为之。”——评国家危机关头还在做考据学研究的胡适

  俗语说“行行出状元”,那是“旧中原”里的土阿q的自宽之言也。——行行皆可啖饭,原是事实。“出状元”则只此一行,外行就没有了。英雄亿万,出路只有一条,则此路之大塞车,就可以想象了。——评科举考试

  “笔者是个中国农村出来的山野村夫,习惯于庄子所说的‘曳尾泥中’的任性自由的生活,对庙堂文学没有兴趣。”——说自己

  导读:

  同去年黄仁宇先生风靡全国的《万历十五年》一样,这本《从晚清到民国》最初也是由英文写就(或者演讲)的,是唐德刚先生《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导论篇”。再算上著名的《中国近代史》的作者蒋廷黻先生,黄仁宇、唐德刚和蒋廷黻这三位史学大咖都有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或者工作的经历。我很荣幸能成为他们的校友。

  如果要描述哥大的话,我认为它是精明的、精致的、物欲的以及自由的。在凌晨四点通明的图书馆中,那扑面而来的勃勃斗志大多不冲着学术,而更多面向的是政治,是不远处的华尔街,是纸醉金迷的灯红酒绿,是名利双收的上流社会。但可能也正是因为这里离钱很近,所以能留下来做学术的那些人,思想才更自由吧。

  除了外交史外,唐德刚先生的其他代表作还包括《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顾维钧回忆录》等口述历史。就近几年的新书来说,如果对哥大口述历史专业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范海涛的《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之后去留学》,这本书不算深刻,但传记作者总是很会写文章,不是吗?《李开复自传》也是她执笔的。

  唐德刚先生是个大炮似的人物,在他的作品里看不到学究气,倒能看到快意恩仇,看到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大家可以想象下这个画面:一个老头,在人群前谈笑风生,夸夸其谈,嬉笑怒骂,“我的朋友李宗仁说……我的老师胡适说……”

  作为学者来说,这的确缺乏严谨和客观,但他太有趣了。中国近代史是个被说烂的话题,是我们中华民族深沉的痛,也是文科生们深沉的痛。在大国崛起的今天,我们再回首那个波澜壮阔,但对中华民族来说又千疮百孔的年代,吸取教训,居安思危,继续前行。选择这样一本不那么教科书式的、爱恨分明的书,似乎挺有趣。

  再次声明,本文不涉及1912年之后的历史,只涉及1840-1911年,也就是教科书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曾经的书评:

  在分享笔记前,我想分享一篇书评。作者是2018年时的我。

  分享给大家并不是因为它写的好,而是因为那时候爷爷看到我的这篇小小书评,觉得很有趣,还和我探讨了一番,并鼓励我继续创作。如今昔人已逝,甚为想念,但也无济于事。那就把这篇他还算欣赏的简短书评分享给大家吧。

  唐德刚,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国立中央大学历史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馆长。唐老先生是中国近代史大家,也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代表作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张学良口述历史》、《晚清七十年》(本书是它的删减版)、《袁氏当国》。

  唐老先生的《从晚清到民国》很适合有情怀的读者看。从太平天国、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晚清七十年的风雨飘摇跃然纸上——在嬉笑怒骂间评历史,在悲欢离合中谈人生。这本书不是高深难懂的学术著作,是博古通今的比较研究,是辛辣幽默的吐槽大全,句句都是血肉,满满(m。simayi)全是情怀。先生本就是一高情怀之人,他是海外保钓运动最早的参与者之一,曾代表纽约地区华人撰写“保钓宣言”,并亲自送往日本驻纽约及华盛顿使领馆;2002年,以82岁高龄发起全球征集一亿人签名行动,抗议日本右翼登钓鱼岛。

  唐老先生擅长辩证的说人物——清朝末期黑暗腐朽,这也不能全怪皇帝,其实皇帝还是挺努力的,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康有为造就了一代热血青年,但依旧是个对西学只通皮毛的妄人;慈禧老太太生活奢侈、挪用造舰银子祝寿,千夫所指,但假使穿越到那个时代,能保证你比她强?袁世凯是比老狐狸更老狐狸的老狐狸,但却不能不赞许他接地气的实干家精神。

  唐老先生擅长绘声绘色的说故事——相比于蒋廷黻先生抽丝剥茧式的分析中国近代史,唐老先生的书更生动、更有趣、更有人情味,看历史不过是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太平军起义了、内讧了;邓世昌高喊着“撞沉吉野”以身殉国,甲午一战注定了大清的覆灭;维新不过百日则宣告失败,本可逃走的谭嗣同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晚清七十年,危急存亡之秋也,黑暗腐朽却又波澜壮阔,迂腐愚蠢的人类遍布大街,同时有识之士又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去拯救我们的国家。无数人与自己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抗争,走三步再退两步,并非一帆风顺,但一直走到了今天。成功与失败交织,绚烂绽放与流血牺牲并存,是非成败,任由后人评说。

  如果你是讲情怀的历史爱好者,那就由《从晚清到民国》带你走进1840—1911吧。作者:科学荚

优文网欢迎您转载分享:http://www.u522.com/zw/1098150.html

上一篇:伊索寓言读后感大全

网友点评